晴時多雲

國發基金紓困企業必須建立嚴密透明的監督機制

面對全球金融風暴與經濟衰退,各國政府提出的因應方案有三個主要方向:一、挹注資金進入金融市場,解決信用緊縮;二、紓困、投資重要之艱困產業或企業;三、擴大公共建設與支出,帶動內需與消費市場。馬政府解決當前經濟困境,亦是依照此一政策邏輯三管齊下,而國發基金規模由二千億元擴大至一兆元,主要提供企業紓困,其目的能否達成,仍在未定之天,但其可能引發的弊端,則是國人不能不關切的議題。

此波國際金融風暴之規模與破壞力,乃屬百年罕見,且由於全球化網絡之緊密連結,其影響性更非過往任何金融風暴可以比擬。面對此一危疑存亡的關頭,政府之政策作為自不能墨守常規,必須具有急迫性與開創性,否則縱有良方,但緩不濟急,亦屬徒然。許多信奉自由市場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不惜暫時擱置自由競爭理念,擁抱大政府的作法,用國家力量全面介入,期使奄奄一息的經濟能夠還魂復生。因此國發基金擴大規模,從事紓困任務,顯然是馬政府力搏衰退的企圖,然而該基金從成立、資金募集與投資決策均不受國會監督的情況下,國人必須對此一兆元資金之運用,要求建立透明監督機制,以防範貪腐、利益輸送弊端。加上基金成立本為紓困本國產業,卻因管理辦法鬆動,成為紓困台商之捷徑,結果紓困台灣產業不成,反而紓困了中國產業。故而國人亦須檢視基金運用,是否符合成立宗旨。類此問題若無人監督,則必然流弊叢生,也無法發揮效用。

國發基金係合併行政院開發基金與中美基金而來,吾人相信,在此景氣低迷、企業頻傳倒閉潮之際,兆元資金宛如一股活水,或可使垂危的企業得到重生的機會。然則,民眾關切者,首先是基金運作是否存在健全的監督與管理機制,以防範弊端的產生。過去的經驗,如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多次對國內大企業紓困案,固然及時發揮穩定金融秩序的作用,但由於人為操控的因素,整個紓困工作仿如黑箱作業,在風暴過後,往往留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甚至發生錢進中國、債留台灣的現象。部分企業拿到紓困巨款,不圖改善企業財務、研發能力,擴大生產,反而將錢拿到中國、匯往海外,台灣部分則不聞不問,不但歇業停工,製造失業問題,更留下大筆銀行呆帳。加上,紓困案之主其事者因握有核准權力,造成政商掛鉤的金權政治,此類黑幕似為冰山一角,至今不斷爆開。因此,吾人強烈要求國發基金的紓困與監督管理,必須建立完整的防範機制與透明度。

其次,此次不景氣造成工廠關廠增加,失業率上升,國發基金紓困的對象應為國內產業,也就是根留台灣的企業,才能真正創造就業機會。一、二十年來,台灣的經濟數據似乎不惡,但部分企業的主要生產基地在中國,因此所創造出來的工作機會皆在中國,加上近百萬台商長期居留中國,使得台灣的就業機會減少,內需消費亦同步萎縮,經濟呈現空洞化的敗象。因此國發基金本應以紓困本土產業為主,把錢挹注在資金百分之百在台灣的企業,才能達到幫助國內企業與勞工的作用。但令人憂心的是,原本國發基金審查及管理要點第三十三條規定,申請該基金投資之創投事業,「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中國」,在今年八月,該條文已修訂為「投資中國地區金額,以該創投事業資本額的二十%為上限」,換言之,從完全不能投資中國,進而部分鬆綁。吾人懷疑,此次鬆綁只是一種漸進的過程,最終目的則是全面開放紓困中國台商。

總之,國發基金擴大規模,進行投資與紓困,或許是馬政府振興經濟方案中最大的賭注。只是這項賭注的代價,是全民每人平均負擔近五萬元債務,加上基金完全不對外公開的黑箱作業手法,其擴大至兆元規模,亦未獲全民共識,也跳過了國會的監督,可能形成一場大災難,全民不得不深予關切。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