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農產品行銷全球化

■丁榮祿

本人曾因求學及工作之故,寓居歐洲多年。每逢上街採買蔬果之時,最最懷念的就是台灣水果,尤其是鳳梨、芒果、荔枝。歐洲地區多為溫帶,故大部份的副熱帶及熱帶蔬果皆須進口,例如香蕉、芒果、荔枝、鳳梨多來自拉丁美洲、非洲或中東地區,而其價格均甚高昂,更重要的是品質差台灣水果太多了!

中國急著要進口台灣水果,自有其統戰動機存在,再者,由於中國市場缺乏穩定、透明化的貿易環境,隨時有可能片面採取緊縮措施,隨著「統戰熱度」及「市場穩定度」,皆可能隨時停擺,故政府應考慮建立「農產品輸中平準基金」機制:建立輸中農產品價格高於或低於平準價時,抽取價差存入基金,或由基金撥款補貼價差的機制。一旦中國有不利台農之舉,隨即啟動。

政府也可評估將台灣農業策略聯盟、地方農會成立的出口貿易公司、青果合作社及數十個農民團體整合起來,成立台灣農業外銷機構的可行性,主動參加各種國際農產食品的展售會,積極將國內優質農產品推向國際舞台,全力行銷台農產品,相對的可以沖淡農民對大陸市場的依賴。

二十多年前台灣的水果罐頭曾是我國外銷的主力之一,為什麼現在在歐洲反而不見蹤影呢?我想是具有國際行銷能力的台灣商人沒有把自己的水果當「賣點」之故。中國最近頻頻向我們招手,想要進口台灣的水果,似乎也是我們對建立台灣水果全球行銷網路作一番探討的時刻,以便做好「將雞蛋分放不同籃子」此等分擔風險的功課,並透過政府的力量在世界各地開創台灣「果香風華」的新典範。(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