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米勒 陳永森 海角七號

◎ 吳樹民

台灣入秋以來吹起一股「海角七號」風潮,不但打破國片史上最高票房紀錄,更成功登上釜山國際影展。在「海角」前,盛夏的台灣也掀起一陣「米勒風」,米勒是知名的寫實主義派畫家,當他在世時,畫作並不受人看重,又因家計貧困只得靠賣畫維持生計,其名畫「晚禱」後來輾轉流落在美國人手上,直到法國官方意識到米勒國寶的重要性,終於回歸故國鄉土珍藏。

米勒的際遇,讓我想起台灣也有一位膠彩畫家—陳永森先生,也許大家對他很陌生,他的生活環境雖未如米勒如此困頓,但同是貧困出身,所幸受其牙醫夫人與先父吳三連先生的照顧,使他創作無後顧之憂,也讓我見識到他的畫藝才華。其實陳永森在日本畫壇的成就早備受肯定,他曾同時入選日展五項部門,並兩度得到日展最高榮譽「白壽賞」,這是空前也可能是絕後的紀錄,被日本藝壇譽為「萬能藝術家」。儘管一生獲獎無數,在台灣畫壇陳永森為何未能如陳進、林玉山等畫家同享齊名?推究原因,不像同儕在學習單科後即束裝返台,或任教職、或擴展自己的影響力,陳永森特立獨行、不服輸的個性,使他毅然選擇留在競爭激烈的日本全方位進修與創作,而他始終不入籍日本,或許也是他汲汲為台灣美術在海外爭光的傲氣風骨使然。

藝苑一生的陳永森,雖與米勒一樣無法於在世時得到本國重視,所幸他生前同意將其創作成果運回故鄉,並委由吳三連獎基金會收藏。今日我們有幸與邱再興文教基金會鳳甲美術館合作,舉辦「氣韻森動—陳永森紀念展」,邱再興基金會長期致力於社區藝文教育的推廣活動卓有成效,我們認為好的藝術家如米勒或陳永森,其作品不應只是貴族或上層玩味的奢侈品,兩基金會以一民間力量持續推廣各項藝文活動,目的在鼓勵一般民眾,甚至企業與政府相關單位共同來參與、響應和支持,希望台灣如陳永森這樣優秀的畫家亦能獲得像法國人對米勒一樣的重視,在台灣畫壇上亦如「海角」般蔚為風潮。

(作者為吳三連獎基金會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