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鬼影

已歸化法國的知名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捷克「極權政體研究」機構一位歷史學者的研究中,有一份早期文件被認為在一九五○年向當時的共黨政府舉報一名反共間諜。台灣的報紙,相關標題都提到「抓耙仔」這個字眼。

米蘭.昆德拉是否認這項指控的。這位近八十歲的世界知名作家,以他自己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回應這項指控。二戰後,加入捷克共產黨(一九四八),被開除黨籍(一九五○),恢復共產黨籍(一九五六),再度被開除黨籍(一九七○),反映了二戰後捷克知識份子與共黨的錯綜愛恨。一九六八年的「布拉格之春」是一個轉捩點。米蘭.昆德拉的流亡,象徵一種選擇。

二戰前,在納粹德國的法西斯體制宰制下,捷克共產黨的地下反抗,標記著一種歷史;二戰後,在共產黨統治體制不自由情境,抵抗以內在流亡和外在流亡呈現。一直到一九八○年代末期,才因東歐自由化,獲得解放。哈維爾以詩人、劇作家出任總統,象徵另一個時代的開始。

「極權政體研究」就是轉型正義追求的具體歷史工程,為的是不重蹈歷史的覆轍。在台灣,改變中國國民黨統治的民進黨政權並未在二○○○到二○○八年,有效追尋轉型正義的實踐。取代民進黨統治的馬英九,競選總統時被指控在美國留學時期有類似「抓耙仔」的行徑,但沒有成為被追究的課題。

小說家李喬有一個短篇﹤告密者﹥,以抓耙仔自己發瘋來處理這種人的末路。戒嚴統治時期,多少中國國民黨的抓耙仔,製造人間悲劇?陳文成這樣一位優異旅美數學家,在美麗島事件後回台,迄今仍未究明的政治殺害,背後就是抓耙仔的作為。有良心的人受到迫害,告密者飛黃騰達?難道只能說老天有眼,終不會放過有罪孽的人?(作者李敏勇,詩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