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央廣 公共媒體的角色

◎ 邵立中

中央廣播電台董事會的改組,最後在多名董事集體請辭的爭議聲中落幕。撇開改組過程中馬政府及國民黨粗魯吃相的內幕不談,這個事件對台灣民主的長遠發展,仍有至少兩個值得省思的課題需要探討。

首先,是任期制的政治機構與職務如何和政黨輪替漸成常態的政治環境相調和。在成熟的民主社會中,政府體系中會有一些任期制的職務設計,這一類職務的所屬機構,多為具有專業性或獨立性的機構。在台灣,這一類機構多以委員會(如中選會)、 財團法人(如央廣),或事業單位(如中鋼等國營企業)的型態存在。這些機構的主管雖為政治任命,但其任期常受法律或制度之保障,不需隨政黨輪替而立即更換,以確保機構運作之獨立與平順。像兩千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民進黨政府對於國民黨政府時期所任命的任期制政務官,多尊重任期讓他們做到任滿為止。

在央廣事件中,鄭優董事長與本人的法定任期應到明年九月底,但我們早在五月十三日政權交接前即已主動表達辭意,毫無戀棧的念頭,但這並不等於馬政府可以粗魯地破壞制度,干預媒體。

第二個課題是:國家電台的節目不能批評國家元首嗎?賴士葆立委便以央廣節目有批評國家元首的內容為由,想正當化新聞局改組央廣董事會的作為。

但筆者以為,公營媒體的專業、獨立、開放與自由,是一個國家民主成熟度的指標。在我們主政下的央廣,一直堅守多元言論的立場與原則,主持人或來賓藍綠都有,徐永明、金恒煒雖然偏綠,但楊憲宏、黃創夏也長期是央廣的主持人和固定來賓。今年三月廿一日總統大選投票日前夕,張麟徵教授也還在央廣的節目中大肆批判阿扁總統與民進黨。而這些年來,央廣多元開放的言論空間,也正是最吸引中國聽友的地方。

筆者希望,央廣人事改組過程的揭露,能對其他幾家公營媒體(如華視和公視)產生一點點保護作用,讓國民黨政府知所節制。更重要的是,能讓國人對公共媒體的角色有更多認識和更多思考。

(作者為央廣前總台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