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消費逆退

台灣錢淹腳目的日子已經很遙遠了,經濟差,大家都得過不同的生活。許多人百貨公司照逛,但是買東西到十元均一的百貨商店;國際名牌看看就好,但只買有名字的牌子就可以;大飯店經過就好,吃飯到路邊攤大飯館。苦日子來了,許多人消費不再講究品質,只看標價能不能負擔得起,台灣庶民消費型態已發生逆退現象。

為了壓低售價,低價、低品質的中國商品和原料成為這一波庶民經濟的主流。無論吃的、穿的、用的,來自中國的商品正無聲無息地淹漫台灣。許多消費者自我催眠「只要便宜,品質差一點沒關係,反正吃不死人」。

三鹿毒奶粉事件再度敲響中國黑心產品的警鐘,這不是偷工減料的問題,而是吃了會出人命的大事。不只是嬰兒奶粉,包括工業用奶粉都添加了三聚氰胺,讓台灣的糕餅、奶製品亮起紅燈。不但是奶粉有問題,連植物用的奶精都添加三聚氰胺,這下連奶茶、咖啡等飲料都杯弓蛇影。隨著毒奶食品鏈延伸,消費者食品安全越暗淡。

這不是消費者的錯,也不能全然怪罪糕餅業者或金車企業的錯,他們也都是事件的受害者之一。誰知道中國著名品牌白花花的奶粉、奶精藏著產品惡質、完全沒有企業良心和社會責任、官商包庇勾結的黑暗情事。印證中國近年來發生層出不窮的黑心玩具、毒牙膏、毒水餃等事件,消費廉價中國產品包藏著消費自己生命的危機,台灣的消費者應有所覺醒。

政府就算不能搞好經濟,讓大家過好生活,至少也要扮演有力的消費把關者。加強商品進口檢驗,面對有黑心商品紀錄的國家,除非在對方能提出確定商品和原料安全無虞前,應暫停進口,這是政府保護弱勢消費者最起碼的責任。

在政府未能善盡其責任前,大家只能以「多喝水沒事,沒事多喝水」來自我保命。

(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