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海角七號 非看不可

◎ 陳郁真

上週我去觀賞「海角七號」,從第一分鐘到結尾那秒鐘,我的笑聲沒有停過,淚水也夾雜其中,甚至還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更甚至在電影ending字幕開始跑的時候,看到全場觀眾拍手叫好的罕見景象。

這部電影用日治時代的台灣、日本師生戀的回憶信件作為基調,用恆春小鎮的演唱會當引爆點,讓這些市井小民牽出台灣社會轉型的問題,用小人物的故事把我們真實的人生表現得淋漓盡致。我不覺得自己是在看電影,卻像是進入電影的人生裡面,過著我的真實人生,也找回讓我無比懷念的真情和質樸,也是台灣社會失去已久的珍寶…。

(作者為兩廳院企劃行銷部專員)

◎ 羅英維

許多人帶著爸爸媽媽、甚至阿公阿嬤一起進戲院看「海角七號」,甚至一看再看,不僅帶給近年來低迷不振的國片市場一劑強心針,更充分詮釋了何謂台灣價值的文化創意產業。

韓國以政府力量全力培養戲劇產業並整合觀光行銷,成功地吸引亞洲各國;如今「海角七號」將恆春促銷到全世界,正是中央政府以及地方首長該立即善用資源發展觀光,吸引可預期前往的日本等地區的觀光客(別忘了,這部片子已經在日本拿下大獎);可惜沒見到哪一個有能力的政府官員能夠把握良機。

唉!台灣民眾還是自求多福,再多拉幾個人一同進戲院比較實在。

(作者為前台北市議員助理)

我***的台北

◎ 陳維綸

開場是六十年前日本男老師沮喪離台的深情口白;緊接著是當前的台灣,男主角「阿嘉」狼狽加憤懣的離開台北時,那句用北京話罵的「我操你媽的台北!」

電影「海角七號」上映不到三周,不斷傳出捷報,包括票房破四千萬,上周末榮登票房冠軍,更在日本奪下「第四屆亞洲海洋電影節」首獎的最佳影片獎。新聞局也已經正式、公開宣布,決定由「海」片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怪異的是,媒體除了平面的自由時報,電視的原民台,其他台灣媒體都超乎異常的冷處理,但網路討論卻是盛況空前!包括謝一麟部落格以「N個尋找認同的恆春(台灣)人」為題,為「海角七號」寫了一篇精彩的影評。「海」片何以能扯上經常足以引爆台灣敏感神經的「認同」問題,或許值得所有看過海片的觀眾,在歡笑與淚水之外,另一個不妨想想的話題。

「原視」對海角七號的熱烈報導,當然是因為有很多原住民演員有出色演出,包括台東阿美族的范逸臣、排灣族的民雄,丹耐夫正若,以及魯凱族的梁文音。原住民比例之高,也可看出在魏導演心目中,所謂「台灣元素」,原住民所佔的比重,以及為何最想拍的電影是記述莫那魯道一生的「賽德克.巴萊」了。

(作者為家庭主婦)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