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只爭學費不爭定位?

■洪維良

近年來,「反高學費」成為某些社教團體用來對抗台灣高等教育沉淪的主軸,但卻忽略掉台灣高等教育目前最需要改善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的大學到底是要走向精英制或是走向大眾化?

台灣一個小小的島嶼,兩千三百萬的人口,卻擁有一五九所公私立大學,大學數目與人口的比例遠遠超過德國 (八千萬人口╱三百多所大學)、奧地利(七百多萬人口╱三十多所大學)及其他歐洲國家。普設大學的結果,造成了高等教育的資源過度的分散。諷刺的是,大學教育的普及化並未讓台灣的研究水平或經濟水準相對提高。

台灣的高等教育問題除了大學數量的問題外,台灣的大學對自己本身的定位不清,也是另一主因。由於近年來廣設大學,大學錄取率屢創新高,已經幾乎等於只要想念大學,人人都可以念大學的地步。這跟部分歐洲國家如法國、瑞典、德國、奧地利等等,只要有高中文憑就可以念大學的自由入學條款,基本上已經沒有多大的差別了。

但是歐洲大學進去容易,出來卻得經過重重的關卡。如法國醫科大學透過第一年的檢定考,就大量刪除約百分之三十不合格的學生。芬蘭則是靠各大學各自舉辦的入學考來篩檢學生,德國則對部分重點科系限制招生及畢業人數。歐洲各國大學靠著各種學術上的競爭,來達到大眾化的入學門檻,精英化的畢業條件,並藉此保障大學教學的品質。

相較之下,走過台灣的大學教育博覽會會發現,台灣許多大學為了招生,許多商業手段例如畢業保證就業,免費提供手提電腦廣告隨處可見。寬鬆的入學及畢業條件只會造成台灣高等教育蓬勃發展的假象罷了。

制度是任何組織的根本,擁有一個良好健全的教育制度,才有機會創造出一流的大學,但如今社教團體不督促政府及大學對高等教育的定位提出建言,卻對台灣所謂的高學費發出質疑,豈不是捨本逐末?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學費真的很高嗎?台灣的公立大學學雜費約兩萬五千元,私立則約五萬元上下。乍看之下,跟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德國、奧地利等國平均約一萬五千多塊台幣互相比較的確超過很多。

但不可忽視,歐洲各大學的經費絕大多數是來自於高昂的稅收,以德國人為例,光是所得稅就高達二十四%左右。如果要台灣政府提高貼補高等教育經費又不能排擠其他預算的情況下,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增加稅收,但在台灣增稅除非藍綠政黨達成共識,不然只會造成另一場模糊問題焦點的政治口水戰。

所謂高學費爭議,如果從稅收的角度來看,台灣的國立大學學費其實並未超出歐洲國立大學多少,台灣的私立大學跟國外的私立大學相比更可以用便宜來形容。社教團體應該要求政府的是提高對特定族群的就學補助如低收入者或單親家庭,保障這些人的求學權利,而不是將焦點集中在高學費,這才是正確的做法。(作者為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