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民主大選 伊拉克能中國不能?

■邱垂亮

在回教基本教義派恐怖分子的暴力攻擊下,死傷慘重、烽火連天的伊拉克在上週日(一月三十日)舉行了該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民主選舉,選出國會,要在未來一年內制定新的民主憲法,讓這個長期在極權專制統治下的回教國家邁向民主化的文明大道。並在中東阿拉伯世界激起民主化的漣漪,能否成為千層浪,引起骨牌效應,讓中東還在封建主義桎梏下的伊斯蘭國家,也融入杭廷頓教授「第三波民主化」的時代潮流,變成現代民主國度,頗值得我們觀察、期待。

這裡,我們有兩個歷史驗證假設:

第一,人類近兩百年的國際政治史中,沒有兩個民主國家之間發動侵略性戰爭,因此政治學者假設,民主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不會發生戰爭,如果全世界的國家都民主化,世界大同、世界和平的理想應可實現。

第二,尤其是九一一賓拉丹開打組織發動的恐怖主義攻擊事件,彰顯的一個事實是,戰後亞、非、拉丁美洲風起雲湧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民主國家由冷戰初期的二十幾個增加到後冷戰的一百多個,惟有中東阿拉伯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有人把土耳其視為唯一例外)被這波浪潮衝擊到,而有學者認為、假設,回教基本教義派的恐怖主義不僅與伊斯蘭宗教文明息息相關,也與伊斯蘭專制政治反民主的文化本質有密切因果關係。這與馬克思和維德佛格爾(Karl Wittfogal)的「東方專制政治」論(Oriental despotism)論述一致。

從馬、維兩大師影響深遠的東方專制主義論,到哈佛大學的費正清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白魯恂(Lucian Pye)的中國父權專制政治文化論,從五四運動的胡適、陳獨秀到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方勵之、蘇曉康等的「河殤」,都同樣認為中國二千多年的傳統帝王專制文化根深柢固,中國的現代化、民主化雖不是不可能,卻肯定非常困難,非先文化民主化不可能政治民主化。伊斯蘭與儒教文明都屬東方專制文化典範,很難、甚至有人認為不能民主化。

在上週日大選前,開打組織說到做到,在伊拉克全國各地發動恐怖攻擊。其頭子札格維(Al-Zarqawi)向伊拉克人民宣戰,他們不僅要殺美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對任何支持、主辦選舉、參選、投票的伊拉克人都視為叛逆伊斯蘭的異教徒(infidels),一律格殺無誤。

對此汽車炸彈到處爆炸、砲彈到處轟炸的肅殺、險峻、動亂下的選舉,連候選人名單和投票所都等到最後時刻才公佈,選前沒有一個人樂觀看待,認為可以順利舉行、選民會去投票。連好戰的美國總統布希和國防部長倫斯斐都不看好,全世界的媒體、學者、政治領袖、評論家更都普遍看壞,認為這次伊拉克國會選舉一定窒礙難行,死傷慘重,投票人數小貓二、三隻,缺乏全民意志表現的民主合理、合法性,選了等於沒選。大選當天,全世界都在看(看壞)。結果,跌破所有觀察家的眼鏡,伊拉克人民竟把它選得順暢、漂亮、亮麗,在炸彈、砲彈威脅下,有近七成的選民冒生命危險去投了票,第一次公開、和平、競爭、公平地選出國家領導人。

札格維等恐怖分子雷大雨小,雖有殺傷,但根本沒有嚇壞、嚇跑選民,沒有破壞整個民主選舉大局。伊拉克人民的民主已起步,惟能否成功民主化,還言之過早,但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已破冰,一步一步走上第三波民主化大道的願景,可以寄以希望。

反看共產黨一黨專制的中國,文化、教育、經濟、社會、政治發展都比伊拉克進步很多。人家能邁出這一大步,中國到現在都還不能,非不能也,是不願、不敢、不為也。中國人民應大聲對胡錦濤、溫家寶等北京領導諸公嗆聲,要求中國比贏、不是比輸伊拉克,快速民主化,公開、公平投票選出中國的國家領導人。(作者為淡江大學客座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