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政府不能再無視人民內心之不滿到了極致

八三○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三十萬台灣民眾走上街頭,以「顧腹肚、護主權、要陽光」三大訴求向馬政府嗆聲。三十萬民眾參與嗆馬遊行抗議,很多是遠從中南部自掏腰包包車北上的民眾,尤其感人。加上此一遊行舉辦前夕,馬政府全面開動國家機器,利用政治、司法雙重操作,意圖將扁案與遊行掛鉤,以造成民眾退縮,不料仍有數十萬人湧上街頭,顯見此一抗議民眾已不分藍綠,而是全民的怒吼。

其所抗議的三大訴求也無關黨派利益,而是全民心聲的表露,因此乃獲得澎湃洶湧之民意支持。以近五成八選票當選的馬政府上台百日,便招惹如此巨大的抗議反彈,馬英九先生或可輕忽綠營的抗爭,亦可對媒體諫言視而不見,然而絕對不能無視人民內心的不滿,否則民意一旦沸騰,馬政權之保或不保,尚且事小,若釀成嚴重的社會與政治對立,必殃及全民,顯非台灣之福。

馬政府上台百日,民調滿意度幾乎掉到谷底,又引來三十萬人上街,已創下台灣民選總統以來未有的紀錄,非僅空前,恐亦絕後。尤其,選前馬英九可說三千寵愛在一身,藍營視為中興之主,藍媒則吹捧若神明,簡直像是人間罕見的聖人、完人。選舉過程更如秋風掃落葉,對手幾無招架之力,取得政權有如探囊取物,「桌上拿柑」,何以四年任期才剛起步,短短百日竟淪落至千夫所指,萬民撻伐的地步?

馬英九處於谷底窘境之時,竟企圖靠著對扁案發動全民公審,以求挽救馬之困局,轉移民眾的怨懟。然而,數十萬民眾上街抗議,不但是現今政權統治正當性的一大考驗,面對此種嚴峻形勢,再用「謝謝關心」、「謝謝指教」之類輕佻語言予以迴避,恐怕已非擁有正常心智政治人物應有的應對方式,況為一國元首,對民意之回應如此冥頑不靈、玩世不恭,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其實,馬英九應對民眾訴求正面回應,豈止在態度而已,更重要的,馬政府以終極統一為主軸的施政總路線必須徹底翻轉,至少兌現選舉時有關確保台灣權益的言論,才能及時避免台灣與馬英九先生一同墜落無底深淵。坦白說,馬先生骨子裡就是主張終極統一,已昭然若揭,但其在選舉過程中猶以台灣為號召,口口聲聲愛台灣,燒成灰也是台灣人,如此一來善良民眾受其蒙蔽,縱仍質疑其統一本質未變,也未想到一位由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在上台三個月內,居然將所有對中國設防,以確保台灣主權與權益的政策,幾乎全面撤除,包括開放直航、中國觀光客來台、中資來台、鬆綁對中國投資上限、開放十二吋晶圓廠登陸、承認虛構的九二共識、自我矮化為中華台北、自我繳械的外交休兵、去入聯與返聯而就所謂有意義參與聯合國機構等,如此惡搞之下,台灣幾已遭到去主權化、去國家化,國際社會顯然誤解漸深,認為台灣已改稱為中華台北,並為中國的一部分,紛紛在稱謂上改「中華民國」或「台灣」為中華台北。

除了主權上的退卻,馬政府在內政、財經上明明毫無作為,卻以尊重自由市場機制為名,任由經濟情勢惡化,造成民眾怨聲載道。此種無為而治,或許正確的說法是「束手無策」,對照起取得政權時官員們的意氣風發,傲慢不可一世,脫口而出便是「股市上萬點、二萬點」,房價不斷喊出天價等,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尤要者,官員畫大餅時,看起來似乎既有自信又具專業,令人無法抗拒其所描繪的美麗遠景,加上形勢盛極而衰,牛皮吹破的快速,簡直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套牢者比比皆是。而景氣低迷,更引發內需不足,工廠倒閉,失業率激增的惡性循環,人民因此痛苦不堪。

總之,馬政府執政百日,對外無法擴展台灣國際空間,在兩岸關係上放棄與中國的對等地位,一味傾斜退讓,對內則無力解決民眾生存的切身問題,政績堪稱一無是處。民調滿意度掉到二成七的低谷,已是先兆,三十萬人站到街頭怒吼,則是最後的警告,馬先生再不知道反省改過,修正錯誤的終極統一路線,等到民眾再度走上街頭,恐怕將後悔莫及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