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別讓台灣成為「中國議題」

◎ 李政鴻

對台灣來說,美歐國家對俄羅斯入侵喬治亞的軟弱回應為一大警訊。對此,華府智庫學者卜大年與葛里芬預定發表在八月二十五日出刊「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的文章中指出,美國政界對喬治亞事件的反應令人汗顏,並且警告美國對友邦態度將給中國錯誤訊息,文中建議美國應強化西太平洋軍事實力,表明防衛台灣決心。

然而諷刺的是,美國學者擔憂喬治亞事件會像蝴蝶效應般衝擊台灣安全,但是馬政府上任未及百日,對外政策卻急速傾向中國,也難怪美國會延宕對台軍售案、日本會無限期擱置日台政經懇談會。繼續下去,台灣不是「國際議題」,而是「中國議題」的意象,恐將成為常態化。

事實上,俄羅斯出兵喬治亞,其衝擊程度、規模將是後冷戰以來之最。因為俄羅斯看準美歐等國為國內經濟問題所苦,美國更受總統大選制約,並無積極涉外的意圖。前共黨國家如烏克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等國雖嚴厲譴責俄羅斯軍事行動,波蘭更冒俄羅斯核武威脅的危險,與美國簽署飛彈防禦協定,進一步激起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衝突。不過真正地緣政治受惠者卻是中國。因為無論北約諸國或是俄羅斯,均不希望中國倒向對方,中國更可利用此時機而扮演歐亞大陸權力平衡者角色。

當馬政府仍為其劃地自限的「活路外交」沾沾自喜,期待奧運結束後中國善意回應時,中國卻可能利用現今關鍵時刻,在國際壓榨台灣國際空間,造就台灣為中國一部分之不可逆轉印象。

這個國際大棋盤的變局,不知道馬政府看到了沒?準備好了沒?馬政府應該不至於「樂見其成」吧?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博士候選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