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筱峰專欄》思慕的人─葉俊麟

◎ 李筱峰

國民黨復辟之後,「去台灣化」的政策也跟著復辟。扁政府八年來的一點本土化基礎,終又面臨重大危機。在「中華幽靈」回魂纏繞之際,我更加懷念起許多本土文化人,特別是作詞家葉俊麟先生。因為後天(八月十二日)正逢葉先生逝世十週年,我忍不住「舊情綿綿」,想說幾句話。

葉俊麟先生一生創作歌詞近八千首,是台灣重量級作詞家。固然作詞家不必然以量取勝,但可以預知的,葉先生雖已辭世十年,他的許多作品將成為傳世的經典之作,如〈舊情綿綿〉、〈思慕的人〉、〈淡水暮色〉、〈悲情的城市〉、〈送君情淚〉…,至今一直在卡拉OK傳唱不絕。

葉俊麟的可貴,不只在於他的文采,更重要的是他扎根土地的寫實精神。

中國國民黨外來政權來台後,極力推動語言歧視政策,壓抑台灣本地語言。然而葉俊麟不趨炎附勢,堅持以母語創作歌詞。在五○、六○年代國民黨的文化霸權之下,還有許多經典的台語歌曲能傳唱至今,葉俊麟厥功至偉。

托爾斯泰說過:「藝術一離開現實,便開始墮落!」葉俊麟的創作,始終與現實環境做結合,與台灣的脈搏齊跳動,與時代的心聲相共鳴。他的〈寶島四季謠〉、〈寶島曼波〉為台灣注入活潑的朝氣;六○年代台灣急速工業化,許多鄉村的勞力集中到都市,甚至鄉村少女也蜂擁而至,葉俊麟寫下了〈孤女的願望〉,描寫一位失去雙親的少女從鄉村到台北的工廠求職的心情,唱遍全台灣。台灣曾經犧牲多少少女的青春,成就了經濟奇蹟,葉俊麟這首歌詞留下了時代的見證;此外,〈田莊兄哥〉、〈流浪到台北〉、〈省都的一封信〉,也都反映鄉村青年前往都市打拚的心情。六○年代的工商發展帶動了國際貿易,港口開始繁忙,葉俊麟坐在基隆碼頭邊的一家咖啡館,向外望著入港的輪船,心血來潮,寫下了描寫船員們喝酒解悶的〈男兒哀歌〉。這些都與時代社會息息相關。

歌曲與土地是分不開的,如世界名曲〈卡布里島〉、〈羅雷來之歌〉、〈歸來吧蘇蘭多〉、〈頓河〉都是土地的產物;以日本演歌來看,也到處都有歌謠,例如長崎有〈長崎?????????〉、〈長崎?女〉,大阪有〈大阪時雨〉,福岡有〈博多夜船〉,知床有〈知床旅情〉…。只有外來政權才會將歌謠與土地拆開,在國民黨教育下的許多民眾,不會唱台灣歌,卻只會唱〈長城謠〉、〈家在山那邊〉、〈岷江夜曲〉…。好在我們還有葉俊麟,為我們創作了具有土地意味的〈淡水暮色〉、〈墾丁熱帶風〉、〈澎湖之美〉、〈九份仔黃金時代〉…。

前面談到日本演歌,有一首〈湖畔?宿〉我最為喜愛,作詞者西條八十根據發生在榛名湖的愛情故事創作此歌。今天位於群馬縣的榛名湖畔,蓋有一座「湖畔?宿」紀念公園,歌詞還鐫刻在湖畔的石碑上。日本重視文化,可見一斑。在國民黨的「去台灣化」與「泛政治化」,是不懂這一套的。直到蘇貞昌主政台北縣時,淡水的漁人碼頭才出現一塊鐫刻有〈淡水暮色〉的歌詞與歌譜的石碑。我曾經陪著從外國回來的朋友駐足在此石碑前,齊唱〈淡水暮色〉,唱得暮色蒼茫,映照著我們閃閃的淚光。

值此復辟的中國黨又重施「去台灣化」之際,追思葉俊麟先生,忍看天邊「黯淡的月」倒映入「哀愁的淡水河」,唉!

(作者李筱峰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本文同時收錄於http://www.jimlee.org.tw)

葉俊麟逝世十週年紀念音樂會

台北場時間:8月12日(週二)晚間七點十五分(六點卅分開始進場)

地點: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2樓)

基隆場時間:8月27日(週三)晚間七點十五分(六點卅分開始進場)

地點:基隆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基隆市信一路181號,近基隆火車站)

請參考:http://www.wretch.cc/blog/taiwansongs/11806912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