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認清狂牛症 不必窮緊張

■賴秀穗

英國確診美國一頭八歲老牛感染狂牛症後,台灣進口美國牛肉問題引起政治人物的角力。

一九八五年英國有一三三頭乳牛死於運動不協調、後肢無力,這些牛隻的腦組織多有海綿狀病變,翌年英國宣佈牛隻發生牛海綿狀腦病,到一九九六年約有十七萬頭牛感染,英國政府感到問題嚴重,全面撲殺三十月齡以上的牛隻,共撲殺了約五百萬頭,因為全面撲殺三十月齡以上牛隻,歐盟在二○○○年恢復進口英國牛肉。

英國在一九九四至九五年間發現十個類似人類的庫賈氏病(CJD),人類CJD一般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老人,病患的腦組織有空泡化的病變,CJD有家族遺傳性,或接受器官移殖、輸血、使用荷爾蒙者較易發生。英國發生的十個病例與傳統的CJD不一樣,發生的年齡較輕在四十歲以下,又無家族遺傳性的病史,也沒有接受器官移殖的醫療,加上他們的腦組織病變非常類似狂牛症的病變,因此稱它為新變異型庫賈氏症(nvCJD),在一九九七年英國又發現五個、法國一個類似的病例。英政府警覺事態嚴重,因此宣佈食用牛肉可能與感染nvCJD有關,但目前尚無直接證據證明吃牛肉會引起該病。

目前認為引起狂牛症的病原是一種變性蛋白叫普力旺(Prion),一九八二年由美國學者Stanely Pruiser發現,普力旺是一條含有二十七到三十個胺基酸的peptide,由正常腦組織內的蛋白變性而來,它對酵素、高熱、紫外線都有扺抗性,不像細菌或病毒具有核酸來繁殖後代,但感染動物後,在腦部它的數量會漸漸累積增多並導致腦組織產生空泡病變。目前診斷方法只有將牛屠宰,做腦的病理組織切片及免疫化學組織染色法。因罹患羊騷癢症的羊含大量的普力旺,狂牛症是由餵飼騷癢症羊隻製成的肉骨粉當飼料所感染,人工餵飼肉骨粉的貂、鹿及貓也都有類似病例報告。因此OIE禁止以肉骨粉餵飼反芻獸以便切斷經由食物鏈感染途徑。美國及台灣均在一九九七年禁止以肉骨粉餵飼反芻獸,而美國被確診的牛是在一九九七年禁止食用肉骨粉飼料前出生的。

流行病學專家做過感染狂牛症機率的風險分析,腦有六十四點一%、腸有三點三%的感染機率、肉的部分幾無。專家評估到英國吃一塊牛排的風險為一百億分之一。美國在二○○三年發生狂牛症後,對屠宰牛的方法也做了修正,禁止以空氣注入腦內來宰殺牛,因為該法會使腦組織爆碎後污染牛肉組織。對食物的風險評估要求零風險的標準是不可能的,OIE的衛生法典,常因新的科學證據加以修改,最近研究報告顯示三十月齡以下的肉牛經去骨的牛肉感染狂牛症的風險幾無,因此重新更改規定,從英國發佈狂牛症後至今,全球感染nvCJD只有一六一人,目前對狂牛症的監控更加嚴密,感染的機會不大。反觀全球因其他病原感染的死亡人數及污染食物造成人類的病害更不勝枚舉,如以狂牛症患者與之比較則微乎其微,請問已進口的美國牛肉需要銷毀嗎?要不要吃美味的美國牛肉由自己來判斷。 (作者為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教授)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