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扁連宋誰浮誰沈

■林濁水

宋楚瑜嗆聲說可以繼續選總統,口氣不小,卻不見豪情只見憤慨:「一定要有人緊張,讓他曉得討不到宋楚瑜便宜」。一代梟雄,竟作哀鳴,令人感嘆政治明星起落的迅猛無常。

六年間,宋由人氣王掉落扁連宋末座,扁挾台灣人民主體意識當選總統,集各界殷盼,人氣升到最高點,如今和宋並肩滑落,剩下連的一半,而最無作為反遙遙領先,變化劇烈,純是戲一場。

宋巨星殞落,與扁宋會關係微乎其微,其根本原因是屬歷史性結構問題。

本土化和民主化是台灣歷史趨勢,早期深藍民眾卻當作洪水猛獸,於是汲汲於尋找「民族救星」以挽狂瀾,情之鍾在新黨人士,為之如醉如痴。這時宋被當作李的劊子手,深仇大恨以向。等到宋叛出,風雲震盪,卻即刻被當作更有力量的民族救星,效忠全盤轉移,論立委,新黨將星雲集實優於親民黨,竟被棄之如敝屣,一夕消失。二○○○大選後,宋失利於扁,而馬在台北市長選舉兩度勝扁,超人氣追過宋,馬雖無宋雄才氣勢,無法將群眾全盤襲奪有如宋之於新黨,但親民黨已為之渙散。早在二○○三年,我數度指出勢已不可逆。由於馬宋「鐵票」高度重疊,二○○四年,三一九群眾一旦聚集,我也指出廣場最慘烈的鬥爭將不是藍綠間,甚至不是土藍與深藍間,而必是深藍的馬宋兩家軍之間,結果果然。

效忠一旦轉移,宋軍各奔東西,而留下來的宋也失去掌控能力。所謂扁宋會僅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如今宋既宣布可再選總統,又介入馬王之爭,意圖再起,梟雄縱橫不撓性格不變,但要再掀風雲只怕不易,由挺李站在歷史趨勢一方到逆勢站在持續萎縮的一方;從爭大位到副手到藍軍主導權到介入國民黨內爭,每下愈況,宋之起落淪為歷史結構的道具,成敗無關才情。

扁上台即逢美國網路泡沫,但外則後冷戰新圍堵格局持續發揮作用,內則台灣主體意識持續上升,歷史趨勢站在扁一方。對情勢一再失判,強烈的戰術興趣取代戰略規劃,外則交惡布希,內則既困於國會又困於台聯。人氣一再滑落,但最劇烈的轉折則在對反分裂法的操作。反分裂法兼具退步性與務實性。前者所謂武力犯台條款本屬烏龍,因戰與不戰不在有法無法,而在國際戰略格局。格局不容強行立法有如空包彈,但台灣舉國朝野卻無限害怕,當局把空包彈宣傳成大惡魔,固然解除了扁宋會綠營內部反彈,但既然兩岸情勢空前危急,於是連宋在害怕之餘前往求和。解除危機就有了正當性。

事實上,反分裂法其退步性固然讓中國付出代價,但其務實性的一面則既在於針對美日島鏈緊張升高後,降低台海緊張以免全線作戰;又在於覺悟統一不是指日可待,於是向台源源推出以商促統的統戰策略,儘管國際台灣痛罵都不以為忤。這些政策推出,更與連去求和與否毫不相干,但台灣既認為中國是大惡魔,邏輯上務實政策便不可能給台灣的,於是本來就要給台灣或扁的統戰策略變成是連求來的。

台灣民意是要主體意識與和平兼具,宋雖前往但在一中問題上全盤讓步,過度不符主流民意;在此連則雖也有失,但所失較小;而扁雖主體意識較優,但無助於解除危機。原先民意支持度是扁四十%多,領先連一倍,大遊行時,民眾認為中國對台敵意空前昇高,但不多久扁還在沾沾自喜時,連求得和平的誤解深入人心,短短幾天內陸委會民調認為中國有敵意的比例創歷史新低,於是民意支持度逆轉成連五十%、扁二十%多,變化之大,難以想像。

若宋的殞落非戰之罪,則連的上升也非戰之功,是建立在當局錯誤的戰略操作上。這首度使中共有強力介入台灣內部的空間,傷害至為重大。事實上,由於反分裂法的倒退性,急待其務實政策加以平衡,如連不去,北京只有釋出更多的份,所以連是敗固糊塗、今日成也糊塗,聲望上升是建立在國家重大否失上。至於扁,站在歷史對的一方,卻疏於戰略,只操作戰術,以致於今最堪嘆息。 (作者為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