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水果落難記

◎ 陳俊名

今年八月一日,中國對十五種台灣水果實施零關稅優惠措施正好滿三週年,但上海僅剩的唯一一家台灣水果進口商︱吉谷商貿公司等不到這一天,就在七月上旬宣告慘賠八○○○萬元,結束營業。至此在上海的台灣水果進口商全部滅頂。不僅是上海全軍覆沒,廈門也是元氣大傷。兩年前,廈門一度有兩百多家台商設點行銷台灣水果,但現在只剩三家。

如此巨大轉變令人不勝欷歔,而台灣水果節節敗退的原因最根本就是價格偏高。無論是因為運輸成本高、運輸時間長影響品質,及增加損耗或因為銷售困難造成殘貨多、損耗大等諸多原因,台灣水果的售價通常都比中國同品種水果貴十倍,也較海南、福建、廣東等地生產的「台灣水果」貴三倍。

中國有與台灣同樣緯度的生產區,台灣生產的水果中國也種得出來,若在中國大力廣告行銷,賣得越好的台灣水果,中國就會越快種出來,那些台灣水果就死得越快。(作者為公務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