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節省有個屁用

馬先生幾十年來戴的手錶,是岳父送他的結婚禮物,這次他和媒體餐敘,眼尖的記者發現他手上的錶竟然換成了就職紀念錶,不免以為馬先生節儉的個性變了。事實是馬先生的錶拿去修理了,顯然修好了,他還是會戴岳父送的錶,繼續保持他節儉的形象。

有關馬先生節省的故事外面流傳很多,他身上穿的東西,包括西裝、襯衫、領帶、內衣褲、皮帶等,都是穿破了送去修補,回來再繼續穿。他幾乎把便當當成主餐,住在木柵普通的公寓,當總統後也很少搭乘專機。他對食衣住行都不講究,不但變成一種美談,也是幫他走進總統府的主要助力。

馬先生節省的習性,長年以來被神格化了,好像是聖人才有的行止。但坦白說,這種節省的行為模式,在農業社會可能是美德,到了工商社會,卻可能成了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

節省是不是美德,要看個人的經濟情況而定。貧困人家沒有本錢奢侈,當然要節省,不然還能怎樣?但有能力消費的人不消費,會造成需求不振,百業蕭條,對經濟發展反而不利。

尤其,像馬先生這種生活無虞,擁有數千萬元存款的人,卻仍節省過日子,東西用壞了還要送去修補,台灣的商家不知還有什麼錢可賺。如果台灣有能力消費的人都像他一樣節省,台灣經濟早就垮了。

所以,馬先生的節省對他的仕途是利多,但對台灣經濟卻是利空。用句粗鄙的話來形容,馬先生的節約當作選舉文宣,是很有用的,但用來提振台灣內需,有個屁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