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總統之「自我防衛決心」為何國際同表質疑?

在六月三十日舉行的將官晉升布達暨授階典禮上,馬英九總統強調:我們要透過建軍戰備的努力來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我們的國家要自己救、自己扛,我們希望與盟友建立良好的安全軍事關係,但建軍戰備主要責任在我們自己,只要能做到這裡,我們的人民會對我們有信心,我們的盟友會對我們尊敬。

馬總統這番話講得頭頭是道,但他一個多月以來的所作所為,卻讓國人和盟友都起了疑心。早先,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國民黨方面已經私下與美方溝通,希望暫緩軍購案。此舉,當然是為了避免影響兩會協商,以利包機直航、中國觀光客來台等順利實現。然而,馬政府積極投向中國,立刻引起美方的疑慮,美國國務卿萊絲便提醒,美國雖鼓勵兩岸關係發展,但美國與台灣也有關係。美國國防部官員更警告,解放軍部署在台海對岸的軍事能力仍在繼續增強。

不僅美國這個台灣的傳統盟友擔心,「美日同盟」另一方的日本,也對馬政府「傾向中國、疏離美日」的走向開始憂心忡忡了。日本讀賣新聞日前發自台北的分析指出,馬總統盡可能避免批評中國,他以改善兩岸關係為優先,在安保上盡量避免依賴美日,馬總統主要是將日本視為經濟夥伴。

事實上,正因馬總統不再把日本視為盟友,所以我國釣魚船在釣魚台海域附近遭日本巡邏艦撞沉,馬政府發揮了「中國民族主義」的「保釣精神」,擺出不惜一戰的強硬外交手段。馬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對兩岸關係念茲在茲,卻完全沒有提到日本,引起來訪日本議員的關切,於此也就不難想像了。

以上種種充分說明,馬總統所言之自我防衛的決心,希望與盟友建立良好的安全軍事關係,與他本人實際的作為差距甚大。大家都知道,台灣的國際生存環境十分艱難,對岸的中國從未降低併吞台灣的野心,與此同時,台海的穩定、和平與安全,則攸關美日等相關國家的共同利益,是以,以「美日同盟」為基礎的安全架構,對台灣極為重要,凡是以台灣為主體的領導人,也莫不以經營美日盟友關係為優先。

令人遺憾的是,五月二十日之後,台灣的安全前景出現大逆轉。馬總統把兩岸關係的位階置於外交政策之上,以改善兩岸關係為優先,而所謂的改善兩岸關係,竟是犧牲台灣國家主權地位,迎合中國的一中共識。即使馬總統將九二共識賦予一中各表的想像,實際上仍接受了一個中國原則的本質。如此一來,所謂「台灣與中國大陸本屬一個中國」,不僅動搖了國際上若干原來支持台灣的國家,尤其美日等台灣的傳統盟友,在馬總統眼中則淪為「促進祖國終極統一的障礙」了。在這種認知之下,馬總統令美日起戒心的言行,自所難免,而其所謂「我國」、「盟友」,究竟誰指,豈不值得仔細推敲?

大選期間,馬總統在外交白皮書強調:支持美日安保作為維護東亞安全的重要機制,他還嚴厲批評民進黨執政後,台北與華盛頓互信嚴重衰退。現在呢?僅僅上任一個多月,馬總統「傾向中國、疏離美日」的意識形態,就讓美日一覽無遺了。猶記馬總統曾言,只要給他八年的執政,他有信心為台灣帶來一百年幸福與穩定。聽其言,觀其行,馬總統所說的幸福與穩定,應該是「終極統一」的代名詞吧。台灣人民難道要忍氣吞聲,讓他用中國的經濟糖衣毒藥,來葬送台灣的前途及後代子孫的幸福嗎?這種違背「保衛國家」就職宣誓的總統,不是人人皆可鳴鼓而攻之嗎?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