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超級排碳大戶的責任

■ 李根政

環保署環評會日前通過了中龍鋼鐵二期二階計畫案,其中該計畫必須減碳十五%做為開發條件的訊息,正引發各界爭議。事實上,中龍最大股東中鋼公司本身就是排碳大戶,位於高雄的煉鋼廠每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已高達二四○○萬噸,如果再加上中龍的一一七二萬噸,則中鋼公司整體排放量已將近全國的十三重%。對類似中鋼、台塑這些超級排碳大戶,如果在溫室氣體減量法中,採無償分配或低比例標售二氧化碳的排放權,形同授與高污染權利,且污染越大者獲利越多,將是社會最大之不公平不正義。

中鋼一向被美化為重視環保的事業體,然而,卻無法掩蓋其高污染的事實。該公司所排放的戴奧辛占高雄市的九十三.七%,占全台四十二%,使得高雄市成為全台戴奧辛排放量最高的地區。除了產能龐大外,環保署所制定的排放標準太過寬鬆是主要原因,相較於垃圾焚化爐○.一奈克/每立方公尺,以及同屬煉鋼的電弧爐○.五奈克/每立方公尺,中鋼燒結爐的排放標準居然高達一奈克/每立方公尺,比焚化爐整整寬鬆十倍。且明明有改善空間,至今卻拒不作為。

中鋼是高雄市各種空氣污染物的超級排放大戶。其排放總量佔高雄市固定污染源總排放量的三十七.六%,其中粒狀物就占了六十八.九%、硫氧化物占三十七.七%、氮氧化物占三十六.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占十八.四%。高屏空品區幾十年來都是全台灣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地區,空污會引發兒童氣喘、呼吸道疾病等嚴重侵蝕人們健康已是不爭的事實。也就是說,中鋼巨大的獲利是建築在犧牲高屏地區人民的健康之上。

中鋼做為高雄地區最大污染事業體是不爭的事實,當其增加產能大賺錢時,就意味著高雄的污染量增加。對此,該公司理應對高雄地區提出環境友善的計畫,或者協助高雄發展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的相關產業,稍微彌補其所造成的傷害。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戴奧辛排放等,可以改善卻拒不改善,只會發放高額的年終獎金,卻不願投資改善污染管控的成本,實在是太不負責任! (作者為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高雄市民)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