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原住民教育權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由於文化背景等因素,加以教育資源相對匱乏,原住民學生在學科的競爭力上,始終和非原住民學生有一段落差;原住民族人口數占台灣總人口數的一.八九%,國民教育階段,原住民學生所占比率大致還能符合這個數據,但是到了高中職以後,原住民學生的比率就有極大的差距(高中為○.九八%),證明無法升學、中輟的人數激增,到了高等教育階段,原住民學生僅占○.四七%,碩、博士生不到○.一○%。這種「每況愈下」的現象,說明現實上可能存在的考試「貝蒙障礙」。這個就只能是文化差異所能解釋。

現在的多元入學方式,申請入學、推薦甄選方式頗不利於原住民學生;由於原住民學生並未在基測中享有加分的優惠,因此在學科成績不突出的狀況下,準備增加錄取可能的資料以及表達能力,通常又不如一般學生,所以依據實際的情況,原住民學生經由這種途徑進入學校就讀的成功機率非常低。最後只好選擇以聯考加分的途徑,但是這種方式往往會排擠其他的考生。

優待辦法中規定欲享受優惠者須提出語言文化能力證明,教育部已宣佈這項措施將在九十六學年度開始;惟有人認為此係懲罰條款,對實質處於弱勢的原住民學生是一種再剝奪。其實民族語言的消亡是過去同化政策使然,也是大人的事,我們忍心讓孩子們承擔責任嗎?

因此,原住民學生該依循何種型態維持其接受教育的權益,同時兼顧學習心理與人格的正常發展,促成良好的同儕關係?「T分數制」應該可以考慮。T分數是過去師範學院畢業生分發學校時依據的分數,它是在校歷年累積的分數,分發時依據成績高低排出順序,高者先選學校,低者在後,實質獎勵整體成績優異的準老師。轉換到入學考試的設計,原則上是讓原住民學生自行競爭,參加學測或基測皆可,再依據分數高低排序,以外加名額分配各學校,但成績低劣者,也會遭到淘汰。這樣操作需要變動的只是技術如怎樣區別誰是原住民考生及其分數比較的問題。

每年升高中職校的原住民學生約三千人,一般生超過三十餘萬人;原住民學生進入大學校院者大約五至六百人,相對於每年有七萬餘一般生,兩者均不到一%,若以外加方式處理,各校分別吸收,問題不大。儘管這仍是一種優惠或特殊救濟,標籤作用依然存在,但起碼不跟他人的權益衝突,且對於民族語言文化學習與傳承,可有更自然而寬闊的空間。(作者為行政院原民會副主委)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