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寄望「扁胡會」不如尋求「扁布會」

上週,美國眾議院國際關係委員會通過一項修正條款,支持台灣民選領導人自由參訪美國,不受限制。這項條款指出,美國應允許包括台灣的總統、副總統、外交部長、國防部長等高層官員訪問美國,與美國官員商討攸關兩國關心的事宜。這項修正條款雖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對台美高層互動仍屬正面助力。

在亞太事務方面,台灣與美國擁有共同利益,雙方的良好溝通有其必要。遺憾的是,台美之間沒有正式邦交,加上中國從中作梗,台美往往因為溝通管道不良,而發生不必要的誤會,損害到雙方的利益。基本上,台灣方面是很樂意與美國溝通的,所以,為了增進台美的互相了解,美國政府的確應該向台灣政府敞開大門,把擋在兩國之間的石頭搬開。美國官員既然經常建議台灣與中國協商,就更應該先促進台美的高層對話,不是嗎?

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國家領導人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此一事實,對像中國這樣的集權國家並不算什麼,但對美國這樣的民主大國絕對有其意義。美國接受台灣政府高層往訪,兩國領導人建立對話機制,才算是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尊重。台灣的領導人頂多只能過境美國,或與美國較低層官員會晤,反觀中國等集權國家,其領導人毫無民意基礎,卻可大搖大擺到白宮作客,這不是對美國推展民主價值的一大諷刺嗎?

眾所周知,台灣人民對美國十分友好,甚至是亞洲對美國最友好的人民。在多數台灣人民心裡,只要台灣成為民主國家,一定會受到美國更多的善意。然而,台灣民主改革之後,尤其是總統直接民選之後,美國對台政策雖有正面調整,但與台灣人民的期待仍有一段差距。前總統李登輝一九九五年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中國借題發揮造成台海危機,結果美國對台灣領導人訪美更加嚴格。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人對美國失望之際,中國卻對台灣大搞統戰,企圖「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影響所及竟也有人開始對美不諒解。這種現象既是台灣的挑戰,也可以說是美國的挑戰,美國政府不能不當一回事來看。

美國督促兩岸協商,卻緊閉台美高層對話之窗,對台灣的政治發展亦屬不利。今年四、五月,連戰與宋楚瑜爭先恐後訪問中國,分別與胡錦濤達成共識。受此感染,陳水扁總統也寄望扁胡會。中國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連胡會、宋胡會乃至扁胡會,只是它矮化台灣主權的舞台,對台灣而言根本是誤入歧途。但我們也要指出,如果美國繼續漠視台灣的主權現狀,拒絕與台灣政府高層互動,中國對台灣的磁吸力量,不但不會變小,而且會愈來愈大。想必,這種發展不會是關心台海情勢的美國所樂見的。

當然,捍衛台灣的主權地位,我們的政府責無旁貸。台海緊張的解除,雖然是具有價值的政策,但與中國來往的同時,也得對其危險性了然於胸。陳水扁總統日前表示,希望在沒有任何條件下,在第三國舉行扁胡會,便是察覺了這種危險性。更進一步來說,我們希望政府不要只是把眼光專注在中國,而要放眼於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因為台美才是真正的民主夥伴。易言之,在未來的三年,我們建議陳總統,以追求「扁布會」,來取代「扁胡會」,也就是以突破台美關係作為目標。可以想像,只要台美關係取得重大進展,台灣面對中國威脅就有更多的安全籌碼。

在美國的戰略構想中,打著和平崛起幌子的中國,已逐漸被設定為假想敵。對於台灣,正如布希總統日前重申的,如果中國片面武力犯台,美國會基於「台灣關係法」的精神防禦台灣。美國維護台海現狀的決心,是無可置疑的。但就如台灣軍購案擱淺一事所透露的,如果台美關係僅僅停留在美國的片面承諾,反而可能導致有些台灣人民對自身安全掉以輕心,台灣在野領袖以追求兩岸和平作為杯葛軍購案的理由,即為美國政府應當注意的變數之一。

在台美民主夥伴關係的架構下,台灣在某種程度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台灣人民的意志受到重視,更有助於強化台灣人民的自衛決心,從而更有利於維護台海和平、安全與穩定,這是不言可喻的。而這一部份,台灣仍有主動努力的空間。近來,美國專家對台海問題不時提出新思維,包括檢討過時的一中政策,此外,美國國會也時常通過友台決議。這種外部環境的變化,顯然有利於促成台美高層對話。站在台灣的立場,即使要跟敵人談,也應先跟朋友談,這才合理。是以,我們建議陳總統,以追求「扁布會」取代「扁胡會」,讓台灣的主權與安全獲致更鞏固的保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