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道新建工程局來函

自由廣場八日刊登李雄略教授之「雪山隧道安不安全」(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n/8/today-o4.htm),本局說明如下:

雪山隧道雖長十二點九公里,但設有三組通風換氣站,將隧道區分為四個通風區段,最大區段約三點六公里,分區引入新鮮空氣及分區排離隧道內之廢氣及廢熱。每一區段設有各式偵測器,配合變頻控制之軸流式通風機,依隧道內空氣污染濃度調整進排氣風量,使隧道內空氣品質達到設計需求。並非僅由隧道進出口端進排氣(通風區段十二點九公里)而造成內部空氣污染濃度累計增加。

此外,因雪山隧道之通風換氣量係以十年前之車輛廢氣排放量做為設計基礎,在廢氣排放量管制要求逐年提高下,目前車輛廢氣排放量已大為降低,故不會產生換氣量不足之問題。

雪山隧道設有三組通風中繼站,當尖峰交通壅塞時,進排氣風機全開,並配合通風中繼站將較乾淨之空氣與另一線隧道交換,以降低另一線隧道之空氣污染濃度,但兩線隧道內空氣品質仍維持於設計需求。正常通車時則利用車行活塞效應,配合設置於隧道拱頂之噴流式風機加強排氣推力,由監控系統視隧道內部空氣污染濃度決定通風換氣站及通風中繼站之風機開啟台數及轉速。當發生火災時,中繼站之風機必須停止,以防止煙霧進入另一孔隧道。

若隧道內一氧化碳濃度達到150ppm或能見度達到0.009 m-1時,即配合交控系統進行管制交通量,以降低隧道內空氣污染濃度。隧道內一氧化碳濃度達到200ppm或能見度達到0.012 m-1時達十五分鐘之久仍未改善時,則禁止車輛進入並疏散隧道內之車輛,確保隧道內空氣品質達到設計要求。如上述說明,當不至於發生換氣量不足而造成引擎「準窒息」或視線不良之問題,於通風空氣交換時,由於兩線隧道內空氣品質仍維持於設計需求,故應不會產生「有煙大家聞」之現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