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封建八股馬屁精

■曾韋禎

祭祀孔廟是在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成為國家祀典,唐玄宗開元年間建立了整套的附祭制度,將孔門弟子以外的歷朝儒家聖賢入祀孔廟。

從此,入祀孔廟就成為中國知識份子最大的榮耀,知識份子莫不進德修業以追求這個死後的榮典,入祀的程序也極為嚴謹,即使在皇權最為高張的明清兩朝,儒者入祀形式上仍須經由廷議決定入祀與否。

而入祀標準為恭承儒學道統,明代以後,德行漸受重視,更超越儒學道統,成為入祀孔廟的首要標準。中國歷代王朝運用這套制度來使儒教與帝國的運行緊密結合,讀書人視之為無上榮耀,國家體制也藉此籠絡並箝制讀書人的思想,讓知識份子與國家成為高度一致性的共同體。

然而,能夠入祀孔廟的人並不多,四配、十二哲、東廡先賢四十人、先儒三十九人、西廡先賢三十九人、先儒三十八人、崇聖祠十人,共一百八十二人,扣除八十四位孔門弟子以及二十七位是唐代以前的人物外,在唐代採行入祀制度以後也僅有七十一人入祀孔廟,可說是非常稀少及難得。

最後入祀的是在民國八年,北洋政府將清朝顏元、李塨師徒入祀孔廟。

過了八十六年後,馬英九居然在台灣首開先例,譁眾取寵地搞起這麼封建復古的把戲,又嚴重違反既成體制。

目前所提的陳維英、劉銘傳、連橫、蔣渭水、林茂生、傅斯年等六人,除了陳維英勉強稱得上是儒學繼承者外;劉銘傳是武將出身,放入武廟、忠烈祠還差不多;蔣渭水、林茂生、傅斯年也不算是信仰儒學,林茂生還是一位基督徒;連橫更是個人格、操守都大有問題的機會主義者,鼓吹鴉片有益論,遊走於日本殖民政府與中國國民黨間,謀求個人私利(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apr/27/today-o1.htm)。

提這些人選,根本就是不合歷代典制的做法。尤其正值馬英九競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之際,馬英九竟趁此大捧現任主席連戰的祖父,對照於前幾日國民黨中常會馬英九對連戰的逢迎諂媚,此番入祀的政治意涵不可不謂強烈。

事實上,馬英九此番做法,更隱然有與中央抗衡之意,雖然台北孔廟管理委員會一再辯稱此次入祀僅針對入祀崇文祠和弘道祠(民宦祠和鄉賢祠),但卻可看出台北孔廟欲藉此向中央逼宮,希望進一步藉由國家認定,將入祀崇文祠和弘道祠的人晉升入祀東西廡,來達成市府「小朝廷」的虛榮心。

然而,當今是一個思想自由的年代,儒學已非定於一尊,孔廟這種專制、國家介入思想的象徵物,應該就讓它停留在古蹟、尊師的功能上,而不是搞一些復古的把戲,讓一些封建八股的東西復辟,走上回頭路。

希望崇尚中國傳統文化的馬英九市長,能夠真正了解孔廟入祀的意義與規矩,而不是把孔廟當忠烈祠來搞,不倫不類,既違反既有典制,又違背時代潮流,更凸顯出台北市府的馬屁心態,不明就裡的人還以為馬市長想當馬皇帝了呢!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