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教科書的討論 不見了

■ 林?華

北北基三縣市五月二十六日選出國中教科書「推薦」版本;雖說最後選擇權在校方,但是北北基要自辦基測,誰敢不用「推薦」版本?顯然教育界又將重回「一綱一本」時代。筆者想起月前教材研究發展協會邀請日、韓、中、港的重量級學者來台研討,小如香港,大至中國,都採用「一綱多本」;台、港、韓的學校也都是教科書選書單位。現在北北基硬推「一綱一本」、跨縣市選書,媒體上卻少見不同的聲音,令人憂心。

想起座談會主持人陳伯璋教授歸納的兩個重點:「第一,教科書本身是商品,自有它資本運作的邏輯,這是無法排除的。出版者的利益、家長的經濟負擔都要考慮。第二,教科書是一個政治競技場,也是主流價值存在的地方,從政治經濟社會來看,並不是很單純的現象或問題,它是一個多重問題的結合。從各國來看,一綱多本是一個不可逆的潮流,不管有什麼困難都應該去克服」。過去倡導「一綱一本」的有力人士,政黨輪替後其影響力將是有增無減,期待他們比對這段結論與自己的論點之後,能對自己思考的侷限多一點心虛與反省,這樣的新團隊,才是準備好了,才是值得期待的。

(作者為退休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