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陳水扁的功和過

明天,陳水扁總統將卸職。怎樣看待陳總統八年的功和過,實質等於怎樣看待民進黨執政的得失。雖然這兩者不能完全等同。

目前很可能是陳總統的聲望最低之際。除了八年來藍營的攻擊、紅衫軍倒扁的衝擊、第一夫人國務機要費案的影響、還有民進黨在縣市長、立法院、總統等三次選舉中的失敗等,都是重要因素。民進黨內不僅有怨言,更有人持紅衫軍式的看法,甚至要求陳總統退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陳水扁在台灣的大歷史中,仍會得到相當的肯定和地位。因為從宏觀角度,陳水扁對綠營、對台灣,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它至少體現在這幾個方面:

首先,在民進黨八年執政中,綠營的主要人物幾乎都在檯面走了一遍。從各方面比較,陳水扁基本都是綠營領袖中最優秀的一位。兩千年時,如果不是陳水扁代表民進黨選總統,很可能綠營到今天還沒有執政。即使其他人代表民進黨贏了一屆總統,零四年恐怕也很難保住繼續執政。可以說,綠營沒有陳水扁,很可能就沒有這八年執政,這是陳水扁對民進黨,也是對整個綠營的最大貢獻,也是他的最大功績。

其次,在陳水扁總統任內,台灣的民主大步前進。政黨輪替後,在國民黨巨大黨產不退還,以及體制、法治均有巨大缺陷的極端非正常狀態下,使兩黨格局基本形成。台灣的言論和新聞自由度達到「亞洲之冠」。尤其是軍隊國家化,更保障了民主的持續。這次國民黨獲勝,從另一個角度也體現了台灣人民對民主的確信。

第三,陳水扁執政八年,台灣人的國家和身分認同發生了巨大變化: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的從三成增至七成,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者多達八成。陳水扁政府認定兩岸「一邊一國」,並三次實施「公投」,包括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以及國營企業正名等,都使「台灣意識」和「台灣主體性」空前深入。這將是陳水扁留給綠營的最大遺產,也將是民進黨重新站立而執政的最堅實基礎。

當然,陳水扁八年執政也有失敗。在國共兩黨聯手杯葛、朝小野大、國民黨龐大黨產資源、半個世紀國民黨對民眾洗腦慣性的逆境中,在第一次執政沒過半,第二次執政被兩顆子彈抹黑的壓力下,陳水扁的執政,顯得缺乏理直氣壯。另外,由於他一路過於重用新潮流系,對藍營有太多幻想和妥協,無法堅持創黨理念和原則;其結果是導致國民黨越來越囂張,以至於發展到紅衫軍倒扁的高潮。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卸職時,處於聲望最低潮。但不久前英國史學家評出的首相排行榜,柴契爾獲第一。而最近的英國民調,柴契爾夫人也居首(邱吉爾第二)。說明歷史將給政治人物其應有的地位。對陳水扁先生也不會例外。

(作者曹長青為獨立評論員)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