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賑災政治學

■ 劉進興

中國四川發生大地震,台灣人民當然要站在人道的立場關懷與救援。但政府是否應該動用第二預備金或其他國家資源,卻必須三思。

民進黨黨團也有人提出異議,理由是「中國外匯已經很多」或「應該提供物資、救援隊或災後重建,而非現金」。但這些並非重點。

真正的問題是,政府出面援助,就必須以國家的名義,不管是台灣、中華民國,還是其他不失體統的名稱。但可以預料,中國政府一定無法接受。如果最後在援助名冊上我們被登陸為「中國台灣省捐助二十億元」,不但對不起台灣人民,過去的外交努力也將全部破功。如果被登錄為「陳水扁先生捐助」或「張俊雄先生捐助」,那豈不是公款私用,將來要吃官司嗎?

藍營立委說,賑災不應考慮政治,大捧張揆的「政治智慧與人道關懷」。他們似乎不知道再過幾天自己就要執政了。執政者時時刻刻都必須以捍衛國家主權、人民利益為念。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救災並無例外。他們說這些話的不負責任心態令人擔心。

重要的是援助災民,台灣民間有充沛的愛心與能量,政府不需要冒險來插一腳。以民間的名義救災,可以達到同樣的實質效果,也不致無端受辱。(作者為台灣科技大學教授)

■ 無序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同情心是人性的高貴情操。四川大地震,台灣不管公私慈善團體,都在第一時間內捐贈大量救災物資,並派遣救援隊伍前往賑災。現在連被泛藍唱衰的行政院,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大手筆,慷慨解囊,捐獻二十億血汗錢。

反觀世界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緬甸,颱風死亡人數已經高達十多萬人,另有兩百多萬災民欠缺糧食、飲水與醫藥,嚴重情況遠超過四川。但急需國際化的台灣,慈善界和政府總共捐助了多少,憐憫不能有大小心!中國是世界經濟強國,他們或許急需救災人員,但是絕對不缺乏物資和金錢,台灣盡可派遣救災人員前往四川,但是救濟物資與金錢應

該留給更迫切需要的緬甸災民。

回想台灣九二一大地震,中國政府不但乘機展開外交統戰,吃盡台灣政府豆腐後象徵性的捐了一點點救災錢。他們肯花大錢製造一千多顆飛彈對準台灣,對救援血濃於水的台灣「同胞」卻斤斤計較。這種世界經濟強國政府的施捨,台灣人那時又何必接受呢。(作者為退休教授)

■ 程風

四川大震在媒體的強力放送下,立即激起台灣人廣大的同情心,紛紛解囊送物資,國務院台辦史無前例的召開新聞發布會,公開唱名「表揚」台商捐款善行,台塑一億元人民幣、鴻海六千萬、大潤發五千萬,還預告嚴凱泰也表達要捐的意願云云。

人道救援是普世價值,毋需分種族、國家,量力而行,功德無分大小。行政院表示將籌二十億台幣賑濟,比起美、日捐幾十幾百萬美金,已大方許多,相較於九二一中共捐助的三十萬美金,已是「湧泉以報」了。

中國外匯存底高達一兆四千億美元,傲視全球,理論上不缺錢而是缺救援技術裝備,但中國卻反其道而行,是何道理?

從人口、總體國力比較,九二一災情不遜於四川震災,當年台灣也蒙受許多國家的幫忙,但主要的還是靠國人自力更生。

短短兩天,台商捐輸超過十幾億元,其中隱含著微妙的賬災經濟學或政治學,值得細細玩味。(作者為基金會義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