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馬英九要恢復遴聘資政、國策顧問嗎?

據了解,預算遭國民黨立委凍結,已經兩年未聘任的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馬英九擬於五二○就職後恢復遴聘。國民黨在野時總是批評,資政、國策顧問淪為政治酬庸,領乾薪不做事,如今當了執政黨,「馬上」換了腦子,其是否想利用公帑酬庸選舉有功人士,不得不令人起疑。

根據總統府組織法,「總統府置資政、國策顧問,由總統聘之」。不過,根據沿用的中華民國憲法及增修條文,法案權、預算權、行政權都在行政院長,而行政院長獲總統任命後,又是向立法院負責。在這種情況下,資政、國策顧問向總統提供意見或備諮詢,即使其建言獲得總統採納,能否付諸實施仍屬未定。

自從陳總統停聘資政、國策顧問以來,國庫兩年節省一億四千萬餘元的費用,頗受民意肯定。在目前的政治文化下,資政、國策顧問之遴聘,難免流於政治酬庸,這也是最為人所詬病之處。有給職資政、國策顧問地位崇隆,待遇比照副院長級、部長級月俸,然而,他們卻不必負起副院長、部長的責任,這在民主政治的運作上,多少有違責任政治的原理。

一般說來,各個領域的有識之士,只要主政者有誠意傾聽,都會不吝將意見傾囊相授,關鍵不在於光鮮亮麗的頭銜。而那種不忮不求的人,才是主政者應該多加請益的對象。

以過去幾年為例,包括資政、國策顧問,以及各界的有識之士,經常警告「積極開放政策」後患無窮,具體提出提振國內經濟、增加就業機會的建言。令人遺憾的是,主政者卻偏聽心在彼岸的鬆綁中國投資之言,造成目前台灣經濟鎖進中國的嚴重危機。如今,馬英九開放直航、中資來台、擴大開放中國觀光客、取消四○%投資上限等政策意向已定,假使遴聘的資政、國策顧問意見相左,馬英九又未能善加參酌,資政、國策顧問不啻流於形式。若此,遴聘資政、國策顧問,又無法參酌其建言,所謂顧而不問,問而不行,豈不是多此一舉。

兩年來陳總統停止遴聘資政、國策顧問,但也從來未聞因此堵塞建言之路。民主時代最重要的,就是健全法制,讓所有領政府薪水的人,在各個施政部門克盡功能。更何況,有給職資政、國策顧問,由總統遴聘,領政府的薪水,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敢於發表建言,針砭政府施政?事實上,長期以來,資政、國策顧問勇於批評總統施政理念者,可謂鳳毛麟角。

台灣的民主進程,早已今非昔比。面對資政、國策顧問等問題,最重要的是從民主效率的角度來看待。源自威權時代的資政、國策顧問,雖已成為法制化的設置,法源在總統府組織法,但他們能否對國家大計做出積極貢獻,不無疑問。因此,連許多國民黨籍立委也認為資政、國策顧問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多年來,各界一直期待政府推動改造,提升行政效率,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是以,對於資政、國策顧問問題,馬英九似乎應從政府精簡的角度來思考。

國民黨在野時凍結資政、國策顧問預算,斥之為政治酬庸,現在重新執政又想恢復遴聘,換了位置就換了腦子,如何取信於民?五二○之後,國民黨已經「完全執政」,如果有心推動改革可謂易如反掌。是以,今天馬英九該想的,不是資政、國策顧問人事預算解凍的問題,也不是有給職、無給職的酬庸分配,而是站在民主進展的高度重新思考。假使有心推動改革,在陳總統停聘兩年的基礎上,促使朝野立委修改總統府組織法廢除資政、國策顧問,才是超越藍綠、長治久安之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