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朝野亟需建立一致對外的外交安全戰略

亞銀年會昨日在西班牙召開,藉會期之便,中國等十三國另行舉行了「東協加三」會議,決議成立八百億美元的「危機基金」,以因應任何可能的金融危機,這個場景,看在以亞銀會員身分前往馬德里的我國代表眼裡,想必十分感慨,台灣在國際場合有限度的參與,但涉及實際區域合作的議題,只要有中國因素在內,台灣必然被完全排除在外。

什麼是台灣的「活路外交」?如何在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中,能夠同步讓台灣的國際空間俱增成長?一直是考驗台灣領導人主控大局能力的關鍵課題。近日,爆發我國與巴布亞紐幾內亞建交交易費遭掮客侵吞的外交醜聞,固然民進黨政府罪無可逭,務必追究責任到底,然馬英九準總統對本案的若干評論,卻也並不讓人對十餘天後即將走馬上任的新政府感到樂觀。

馬當選人說,台灣認養貧童的成績在國際排名第五,這是台灣展現實力最好的地方,而不是在外交上亂花錢,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困擾。這樣風馬牛不相及的談話,出於自認最具國際觀的準總統口中,遺憾之餘,也必須請教我們未來的國家元首,在其主政下,台灣今後拓展對外關係的重點項目為何?是不是就能完全避免秘密外交的金錢捐輸?

事實上,今日民進黨政府部分為人詬病的外交作為,若干惡例是複製中國國民黨的金錢模式而來。民進黨立院黨團昨天就指控,一九九九年,國民黨曾經承諾金援巴紐兩億五千萬美元,另有九百六十萬美元的政黨活動費!這個說法若為事實,則當年僅僅維持了三天的邦交,竟是以如此價碼換得的?台灣的悲哀外交豈不成了藍綠「共業」?若再述及,一九九九年同一年,花了台灣人民一億五千萬美元納稅錢換來的馬其頓建交案,最後以匆促斷交收場,則馬準總統所謂的「外交上亂花錢」,似乎就更不能自外於自己所屬的政黨了。這也對比出,劉準閣揆受訪時坦承,「金錢外交不能完全免掉」,反而是較為體認現實的誠懇言談。

聯合國訂定的已開發國家援外比應佔國民生產毛額(GNP)的零點七%,台灣目前約為零點一二%,希臘的國民平均所得為一萬一千美元,比台灣低,但援外比率卻是台灣的兩倍多,達零點二四%,北歐國家甚至主動高達一%。這說明,從事外交不花錢,這是無知的民粹語言,一個先進國家若不援助開發中國家,這是得不到國際敬重的,因此關鍵不在花錢,而在於怎麼花?以及如何制度化與透明化?

台灣的處境有別於一般國家,因為中國的堅壁清野,在國際間以僵固且絕不妥協的「一個中國」原則,對台灣進行法理與武嚇的併吞,使致台灣的邦交國數量與維持,成為國際承認的重要依據之一,未來,如何走出邦交國數目的迷思,新政府必須有更前瞻性的作法,並讓國人能就此建立共識。但可行且有效的外交政策,絕不建立在與對岸改善好關係就能讓中國「鬆手」的一廂情願上。馬準總統自當選後,國民黨團隊向對岸大送秋波已經不知凡幾,但是,昨日我亞銀代表在東協加三會議之旁望會興嘆,以及本月中的世界衛生大會台灣申請成為觀察員可能再被否決,並無任何「馬上」改變,亦無「活路」就此出現。

外交,必須不分黨派,一致對外;外交打壓,同樣不分藍綠,無可倖免,站在捍衛國家大局、人民利益的立場,重新檢討並思籌一套可攻可守、與國際網絡更緊密結合、與國際利益更高度交集的外交安全戰略,這比說風涼話、見獵心喜,更應為新政府戒慎恐懼,列為當務之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