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一黨獨大的立法院更需要全民監督

國會議員良心問政為民喉舌,所作所為接受人民監督,乃是民主政治中人民與代議士之間的正常關係。然而,此一基本原則,最近卻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立法院遭到挑戰,國民黨主導的交通委員會通過決議,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列為不受歡迎團體,為「完全執政、完全負責」寫下諷刺的註解。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上週公布統計指出,立法院的委員會每天開會平均時間只有三.一小時,其中有關委員會準時開會的排行榜上,交通委員會敬陪末座。雖然交通委員會稱該統計忽略「秘密會議」部分,卻也恰好凸顯立法院資訊不夠公開的問題。但是,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謝國樑批評,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蓄意醜化立法院,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執行長林益世更進一步要求,未來除了立法委員、列席官員、議事人員和記者之外,其他的人一律不准進入委員會旁聽。

國民黨在立法院擁有超過四分之三的實力,又贏得總統大選,未來它是否會超越人民意志,早已引起議論紛紛。而且,立委席次減半為一一三席,每個立委的職權無形中水漲船高,很容易衍生利益交換的情事。而且,目前的召集委員悉數由國民黨立委擔任,他們主導整個議事過程,更應該負起責任。

正因如此,各界人士尤其是社會公益團體,一再要求立法院的運作透明化,以避免黑箱作業的後遺症。而在民意壓力下,立法院日前也從善如流,通過修改「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規定朝野協商全程錄影、錄音,併同協商結論刊登公報。至於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要求,立法院應該開放隨選視訊系統,以便全民在家監督國會,也是立法院下一步該做的事。只要立委做得正,把審查法案、朝野協商等過程,攤在陽光下供人民檢驗,有什麼可怕?

這次交通委員會槓上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起源於立法委員出席開會有怠惰之嫌。老實說,立委勤於作秀,漫無邊際地在國是論壇大發厥詞,卻懶於審查法案,直到會期結束前夕才挑燈夜戰,包裹式通過幾十項法案,以致通過的法案品質堪憂,早就是備受詬病的現象,對於外界的批評本該虛心接受,勇於改進,哪有反而把監督組織列為不受歡迎團體之理?

更何況,每位立委的歲費、公費、助理費、行政費,在在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本週二的院會無案可審,立委形同自動放假,那一天光是立委部分就浪費不少民脂民膏,如果考慮到立法院三十六億元的經費,那一天所浪費的公帑更難以計算。另外,立委代表人民從事立法工作,因為議事怠惰,有失人民付託,而影響全民利益,情節更為嚴重。許多立委監督行政官員,總是一副咄咄逼人的嘴臉,卻以雙重標準寬待自己,不開會,錢照領,真是豈有此理。

立法院運作的監督,主要靠做為第四權的媒體,以及公民團體,而公民團體的直接監督尤屬不可或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由三十多個民間社團所組成,可以說是提升立法院品質的建設性力量,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希望有更多類似的團體。今天,連立院朝野協商都要錄影、錄音公布了,交通委員會怎麼可以反其道而行?交通委員會不僅應該撤銷不歡迎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決議,立法院還應該建立完整的資訊公開制度,將更充分的議事資料提供給類似的民間組織,以彰顯民意代表面對人民的責任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