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開放」絕不是藥到病除的萬靈丹

新政府能否為台灣帶來新氣象?提出什麼政策綱領以及由什麼人來執行?是兩個關鍵指標。準閣揆劉兆玄昨天發布了第一波十七名的內定新閣員名單,儘管整個施政團隊尚未全盤底定,但攸關馬準總統「拚經濟」政見能否兌現的財經小內閣已經大致出列,我們必須良言刺耳地提醒,在以「拚開放」為振興經濟唯一手段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若瘋狂開放了依舊拚不出均富全民的經濟目標,將是「馬劉體制」築夢崩解的浩劫。

觀看這份由劉兆玄、邱正雄正副搭配的新閣陣容,土洋博士的高學歷超過歷任政府用人的比例,反映出馬英九與劉兆玄高度雷同的「菁英統治」思維背景;但老面孔與重要職務的平均年齡偏高,亦是無可否認的特色。

另由副總統蕭萬長、副閣揆邱正雄、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政務委員朱雲鵬、經濟部長尹啟銘、交通部長毛治國、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等人選的浮現,這支「拚經濟」的隊伍,在規劃面,遴選學者擔綱,在實務面,則由老官僚出掌,如此搭配組合,是其高明之處,但面對未來嚴峻的挑戰,我們仍願意以「聽其言觀其行」的態度,作為對其未來施政成功與否的評價。

馬準總統不忌蜚短流長,仍內舉不避親地指派劉兆玄組閣,最重要的任務即是達成其選舉前後所提出的七月開放週末包機、中國觀光客來台,年底人民幣兌換,並達成直航定期班機與延遠權談判的承諾。這些議題,無一可操之在我,嚴格而言,發球權幾乎主要掌握在中國手上,然兩岸談判尚未開展,甚至馬蕭還沒就職,即逕自一廂情願地訂定時間表,帶來的是自現底牌與自縛手腳的沉重壓力,這些不僅是未來馬政府新團隊五二○上任後的嚴苛挑戰,也因為迴旋空間的喪失,而把台灣的下一步推到對岸是否點頭的一元選擇上,非常危險。

以馬當選人倡言的開放中資來台投資為例,台灣經濟當前的病徵,不在經濟發展剛起步國家的缺乏資金,事實上,台灣游資的充沛,這由定存利率即可佐證;而在於民間投資的缺乏動力,也就是台灣本身前瞻產業發展的帶領與號召不夠,這不是引進所謂的中資就可以對症下藥的。

顯而易見的,馬所寄望的中資,能帶來什麼台灣需要的技術與市場,至今盡付闕如,唯獨股市與房地產的短期炒作則未演先轟動,中國的「富人團」昨日已經抵達台灣,配合此地建商哄抬房價,這些「榮景」會不會看得到卻吃不到?甚至把對岸的泡沫經濟也引進到台灣?

近年來,鋼筋等原物料的上漲,已大幅增加建築成本,放任搶建與炒作,將益使供需失衡、漲勢惡化,而不動產不同於可以外銷的產品,必然形成空屋率增加的有限資源浪費。更有甚者,台灣的實際購屋者,卻無端增加購買負擔,甚至買不起房子,這些都會回過頭轉嫁到新政府拚經濟的成績檢驗單上。

拚經濟是個需要正確規劃、長期耕耘,並且硬碰硬的務實工作,不能僅靠著有夢最美、吹弄泡泡就可以據此強健經濟體質、提振國家競爭力,然而,當前新政府新人事所共同鋪陳的氛圍,正是以開放為藥到病除的萬靈丹,並把過去的失敗一言以蔽之歸諸於「鎖國」。

問題是,當主政者除了開放之外,即無計可施,一旦開放也無法讓人民的薪資增加、物價穩定,或者適得其反,造成貧富擴大、物價飆漲,則這無法承受的全民「共業」,必然會成為社會極度不穩定的因子,不要說馬政府威信受到衝擊,台灣的國力也同樣將備受挑戰。

新政府獲取人民信任的「機會之窗」非常短暫,稍縱即逝,新閣名單出爐,不是分官封爵的歡喜收場,而是驗收成果的倒數開始,「馬劉體制」能否禁得起淬鍊?端看其是否海納百川、察納雅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