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買菜送菜 可以更衛生

■ 羅品善

台灣飲食因為融合了多種文化而呈現多彩多姿的樣貌,也因為如此,台灣餐飲店櫛比鱗次。根據經濟部九十四年調查發現,台灣餐飲業共有八萬四千家以上,占總體服務業比率將近十%,為服務業中第二大類型之行業。然而,筆者卻發現許多餐飲店缺乏管理的概念,尤其是食材驗收。

筆者每天早上上班時,從住家走路到捷運站,以及從捷運站到辦公室的路上,經過不少的餐飲店,大部分鐵門深鎖的餐飲店門口都堆放了豆腐、青菜等一堆食材。這些食材不只沒有包裝,更沒有即時冷藏,從菜販開市送貨的清晨五、六點就堆放在門口,直到八、九點餐飲店開門。在常溫下,短短二、三個小時,食品中的微生物早已呈等比級數的生長,會造成食材腐敗變質,大大提高了食物中毒的危險性。

許多人以為餐飲業門檻低而紛紛投入經營,然而,「病從口入」,餐飲的美味在其次,衛生安全反而是最重要的基礎。根據經濟部的調查也顯示,九十八%餐飲店都是中小微型企業,資本額少,無法聘請專業的經營管理人才。但事實上,業者的心態最重要!筆者會一再光顧穿戴標準廚師服裝的攤販,但對於即使裝潢高貴,廚師卻邊叼菸邊烹飪的餐廳,則敬謝不敏。

政府努力推動台灣餐飲水準,例如勞委會大力推廣餐飲技能訓練與餐飲證照制度、農委會推動生產履歷認證、工業局推動GMP、勞委會、衛生署執行食品衛生管理法等,經濟部更自九十六年起就展開「台灣美食之科技化服務及創新計畫」,但更希望業者也能自我提升,才是正道!(作者為經國健康暨管理學院兼任講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