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三二六凝聚的民意能挺得住政府的沈淪嗎?

三二六百萬人大遊行圓滿落幕,國外許多媒體亦多所報導,二十七日華盛頓郵報甚至以頭版刊登台灣民眾青年男女高舉「要和平、不要戰爭」標語示威的鏡頭,可見這是一場台灣人堅決反抗中國強權的意識表示,也是台灣人民偉大的勝利。

可是,歷史卻告訴了我們,一場台灣人民的偉大勝利,若沒有往後政策的配合,勝利也是枉然,接著即是一連串的失望與絕望。二○○○年,台灣人民在一場勝利的選戰中促成了政黨的輪替,但屈從外在因素壓力下的「四不一沒有」卻卡死了台灣人民邁向正常國家的期望,精心設計的經發會也開啟了台灣對中國「積極開放」的經濟統合路線,送走了許許多多企業到中國,成全了中國經濟崛起的雄心,同時削弱了我國國內的產業競爭力道,也增加了失業的問題。人民勝利所換來的卻是一片茫然。

四年過去了,二○○四年台灣人民再次以二二八手牽手的熱情一舉扭轉了綠營的頹勢,打退了國親合一聲勢不可一世的藍營。但五二○大典之後,人民所看到的、得到的,也不是勝利的滋味與喜悅,而是民進黨政府對中國更為大膽的開放政策。或許民進黨對人民勝利的解讀不同,勝利換來的不是本土意識更高一層的深化,而是綠營內部對「愛台灣與本土化運動」的質疑,跟著而來的即是認同「中華民國」的新文化論述,不但折損了本土陣營的銳氣,且妖魔化了台灣意識的路線,扁宋會的十點結論更是讓過去為本土化、為綠營打拚的人泫然而泣,同時也合理化了藍營敗選後的抗爭。本土化的一股力道從此向下沈淪,以致種下十二月立委敗選的根苗。

現在我們所擔憂的是,當今的民進黨政府如何解讀此次三二六百萬人大遊行的成功,會不會將人民的呵護再度解釋為對民進黨傾向「一中」之「中間路線」之肯定,更自信地、更大膽地去推行「終點是統一」的經濟統合與對主權之妥協?此種憂慮並不是沒有根據的。三二六大遊行後還不到三天,許文龍自白事件還餘波盪漾之時,執政黨召開的黨政協調會就已迫不及待地對未來兩岸經貿關係重申「積極開放」的大原則,在主軸不變下,府院表示,仍將視中共善意回應動作後伺機推動封測、八吋晶圓高科技及石化業的西進,以及協商貨運便捷化政策,連澎湖開放為兩岸航空轉運中心案亦提出討論。也就是說,民進黨的「積極開放」政策在中國制定「反分裂法」的前後都沒有改變,謝揆甚至進一步指出:「兩岸政策不會緊縮,還會適度放寬與開放,未來將採立法從寬、執行從嚴的作法。」看來百萬民眾的遊行是白走了,只是喊爽而已。說好聽一點是處變不驚,不做情緒性反應,但在七百枚飛彈壓境,中共動武授權令已下的情況下,政府此類作法應已達到麻木不仁的程度,也愚弄了人民。說重一點,正在朝統一之路做準備亦不為過。

民進黨官員一邊高喊「反分裂法」是一部戰爭授權法,要人民站出來發出聲音,但另一邊又說「積極開放」政策未變,等待中國善意回應。試問,若反分裂法是戰爭授權法,除非中國廢止該法,何來善意可言?對隨時可發動戰爭攻打我國的國家還高談開放高科技、石化業去投資,其政策之誤謬、矛盾、敵我不分、時空錯亂之程度實在令人咋舌。

為什麼說政府當今的所作所為無異於「正在朝統一之路做準備」?許文龍事件是顯明的實例。許文龍過去愛鄉愛土之心可以說路人皆知,但西進之結果,不得不向中國輸誠,終致發表「退休感言」,肯定反分裂法,表明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也就是說只要「西進」,在屋簷下企業及其老闆均不得不低頭。其實,以奇美之實力,北京當局若真要鎮江廠停工,奇美應不在乎。只是停還是白停,許先生已看透台灣現政府是不會有何反應,奇美走了,親中台商馬上會趁機而入。當然奇美亦可在中國以外地區投資,但問題是台灣的「積極開放」政策下,中國的產業聚落以台商為核心近年來已日趨完備,日益壯大。相關企業魚貫跟進,南進者幾已無人問津之情況下,奇美如何與台商聚集的中國產業聚落競爭?許文龍在多方思索下只有選擇揚棄過去信念,改變心意不得不在中國求發展。是以許文龍之「退休感言」不管係出諸何人之手,應是過去「戒急用忍」之執行不力與「積極開放」政策的一種必然。只要政府「積極開放」的政策思維不改,表態挺中的台商台幹將會如過江之鯽。時間一久、人數一多,此種「輸誠」就如過去的台商由「偷跑」成為「英雄」一樣,也會由現在所謂的「變節」一躍成為一項「義舉」。經濟部一句「不會對挺中台商特別設限」,更加深了他們「義舉」的信心。不出幾年,綠色執政終將成為歷史,由親中勢力取而代之,統一大業也就水到渠成。換言之,現在民進黨執政者之所作所為確切迎合了中國「以經促統」之策略,朝向統一之路邁進。

難以理解的是,面對極權的中國、飛彈與反分裂法,我國的經濟官員仍然執著於「市場機制」的自由調整,仍然天真地期待中國的反分裂法與許文龍的輸誠終將在台商圈內引發寒蟬效應,使台商對中國之投資更加慎重甚至減少。我們認為寒蟬效應在短期內是有的,但只要政府仍然秉持「積極開放」,利誘之下必有勇夫。正如一九八九年「勇敢」的台商打破了國際對中國六四天安門暴行所施的經濟制裁一樣,他們會高舉「我們心裡踏實許多」的大旗,燃起新一波的大陸熱潮。「向大陸發展」也就成為家喻戶曉的全民運動,台灣的經濟焉能起飛?

我們無意苛責政府,只希望政府下一個決心,決心去面對過去積極開放政策的誤謬。這絕不是挑釁,也不是鎖國,我國對中國之投資早已比任何國家都多,台、中間的經貿交流只有過多過快,而無不足的問題,也衍生了不少不利我國經濟及政治之結果。若政府再不順應三二六百萬人民大遊行所代表的強大民意訴求,仍然做出錯誤自私的解讀,對中國做進一步的開放與交流,迎合台商國內航線式的直航要求,我們雖然不敢判定,但卻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去推測民進黨的所作所為只是在想利用本土之語言,去操弄民眾愛國之情操,實即在執行追求統一之策略,即使動機並非如此,結果也會如此。希望此次三二六大遊行在民進黨領導人的睿智下,不會再度成為台灣另一次沈淪的開端。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