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切莫因和解共生而放棄台灣意識--閣員取捨不應受統派偏見影響

近來內閣改組的風聲不脛而走,若干人事調整的消息似非空穴來風。其中,頗受注意的是,堅持台灣意識的教育部長杜正勝,有可能在這一波洗牌下去職。對此,除了民間物議紛紛,許多關心本土的立委也紛紛連署,要求謝長廷院長讓杜部長留任原職,以便繼續推動加強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莫讓統派鬥垮鬥臭杜部長的詭計得逞。

部會首長的政策存有爭議,是政壇上司空見慣的事,因為不同黨派,不同意識形態,對某項政策見仁見智,是無可避免的現象。有人把「人和」當作為官首要,事實上光懂得做人不見得懂得做事。一位部會首長具有爭議性,未必是他的政策不好,相反的,有時候爭議出在政策很好,抓住改革的要害,只要該政策持續推行,不合理的結構日益瓦解,更能確保改革大步跨越,而這是反改革者一定要反對的。

杜部長成為所謂的爭議性人物,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趣的是,杜部長本是以台灣意識著稱的學者,號稱台灣優先的民進黨執政,拔擢杜部長出掌教育政策,照理說雙方應該水乳交融才對。然而,謝院長接掌行政院之後卻強調,不再推動具有爭議性的政策,包括正名、制憲等交給民間推動為宜,而早已是統派眼中釘的杜部長,也難免被貼上爭議性的標籤,教育部長一職能否保住大有問題。老實說,這不是杜部長個人的尷尬,而是民進黨政府應感到赧顏。

杜部長強調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這在統派媒體當道的台灣,注定要成為污名化的對象。道理很簡單,國民黨幾十年所建立的大中國教育,是統派媒體與親中政客的最後堡壘,如果這個堡壘也被破壞了,它們的復辟之夢甚至統一之夢就絕緣了。於是,打擊杜部長成了戰略上的必要,能拉杜部長下台最好,退而求其次,把杜部長搞成爭議性人物,杯葛強化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至少可以延緩大中國教育的瓦解速度。

講到這裡,我們不妨看看杜部長的想法,檢討一下它的是非。杜部長的「同心圓」理論主張,課程架構應採同心圓方式,由內到外,從鄉土史、台灣史、中國史、亞洲史、世界史循序漸進。他認為,在台灣,這個同心圓的歷史課程架構第一圈是鄉土史,第二圈是台灣史,第三圈是中國史,第四圈是亞洲史,第五圈是世界史。杜部長認為這樣養成的國民,才可能愛惜他賴以生存的土地,對未來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理性抉擇他的前途,並且具備世界性的開創眼光。

對台灣人民來說,這種主張完全是理所當然的。只不過,統派媒體與親中政客被大中國意識蒙蔽,他們只看得到作為政治象徵符號的中國,卻看不起他們賴以生存的台灣這塊土地。所以,面對杜部長強調從本土教育做起,那些人也像鸚鵡學講話一般,模仿北京的腔調斥之為「去中國化」。他們的言下之意,將台灣人民徹底「中國化」才正確,這就好像他們一直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一樣,問題不是出在杜部長堅持台灣意識,而是出在他們錯把故鄉當他鄉。

誠然,具有台灣意識,且堪當教育部長重任者,不只杜部長一人。站在人民的立場,我們也樂見江山代有才人出,為推動國家進步的行列注入新血。我們稍感困惑的在於,傳聞杜部長可能去職的原因,不是他強化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有錯,而是統派媒體與親中政客的死纏爛打。如果杜部長真的在這種情況下去職,未來的教育部長即使繼續推動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那夥人也必定會食髓知味地一哄而上,非把他鬥垮鬥臭不可。一旦這種惡性循環成為慣例,未來謝院長除了跟著統派的步調走,恐怕也沒有另外的第二條路了。

杜部長的去留,不僅是謝內閣的指標,更是阿扁總統「新台灣主體意識路線」的試金石。日前,阿扁總統指出,和解對話的路線不會改變,但同時也要堅持台灣主體意識。謝院長既為阿扁總統所提名,在大政方向上自應亦步亦趨。謝院長要推動和解共生,同時也應堅持台灣主體意識,不能為了和解而丟掉台灣。我們做此提醒,並不意味教育部長唯有杜部長一人堪當重任,畢竟一位再優秀的部會首長也有功成身退的一天。只是,如果杜部長竟是因推動台灣意識的教育政策而去職,謝院長無異是為自己的內閣作繭自縛,因為嚐到甜頭的統派一定會物色其他的必殺獵物,最終並把奪命的矛頭對準謝院長本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