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再見了,台灣高峰會

■陳昭姿

二○○四年的春天,台灣不美麗。以連戰為首的政客集團,用總統大選的贏或輸,決定出現在三一九的兩顆子彈是真或假。因為連戰選輸了,所以子彈是假的。三二○晚上,連戰繼續做出第二個選擇,將選民帶往凱達格蘭大道集結。從那天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台灣不美麗。

如果盤據總統府前廣場,如果揮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如果到中正紀念堂宣稱主權,是六四四萬支持者所選擇的療傷止痛法,那麼,六四七萬選民的鬱悶與委屈,又該去何處抒發呢?如果街頭巷尾,甚至中選會與地院,都是藍軍紮營之處,那麼,綠軍支持者又該到何處落腳呢?

是的,就是在半個世紀以來幾乎不曾為台灣人所屬,不曾為台灣人服務的電視媒體當中的幾處角落,台灣人找到身心的慰藉與歇息處。那一段時間,汪笨湖的台灣心聲、謝志偉的謝志偉嗆聲、鄭弘儀的大話新聞,以及周玉蔻的台灣高峰會,都曾經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 撫慰受創錯愕的台灣人。

籍出中國山東,來自媒體的周玉蔻,是新住民認同台灣的重要指標。如果汪笨湖幫台灣人搶回半世紀以來不曾掌握的麥克風,那麼周玉蔻則是帶領攻堅五十多年來難以破守的中國城,她甚至是帶槍攜彈的。來自過去台灣人不敢也不能輕易近航的媒體世界,她擁有通關密碼,熟悉入城密道,她用北京話入侵中國意識,用中國語言進行開放式對話。

曾為馬迷的另一位媒體人黃光芹,有一回在節目中說,她原來對本土意識非常陌生,但是打開了之後,就開始明白了什麼是本土意識……;後來,她還俏皮地邀請同場來賓黃越綏老師,幫她和本土意識舉行一場婚禮,因為,她已經試婚滿意了。有一次,周玉蔻、黃光芹、凌子楚三位外省子弟齊聚一堂,暢談台灣意識……。周玉蔻說:「我喜歡做台灣人,也喜歡走在路上,支持我的台灣人對我招手示好的感覺。」這些情境,台灣觀眾看了聽了,不可能不動容。

用投機來形容周玉蔻是不公道的,這形同羞辱台灣人,因為她回應了我們對新住民認同台灣的呼應,不是嗎?反之,台灣住民如果擺脫不了對「地大物博」的迷竅,轉而認同中國,那才是真正的投機,不是嗎?

謝謝你曾經陪伴台灣人兩百多個夜晚。再見了,台灣高峰會。

(作者陳昭姿╱台灣北社副社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