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研院語言所的傲慢與偏見

■張淑芬

立法院於五月十二日舉辦「本土語言政策」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立委及政府代表,公開討論中研院語言所相關語言研究與政策問題。會後,該所李壬癸十八日在自由廣場發表「搶救本土語言勿炒短線」,抬出長篇學術大論,批評立法院不懂研究,卻要干涉研究方向與研究對象。

查該所前年研究預算約為五千萬元,九十五年暴增為八千多萬(不包括人事費),該所研究人員十七人,平均每人享用納稅人稅金約五百萬,比起國內其他大學語言所,實在優厚太多,納稅人應該好好地來了解與監督該所。

前年十一月母語團體在自由廣場批評該所是少研究台灣母語,多研究中國語言,要求應有一半經費用於台灣母語研究。當時,該所在報上宣稱:「至少一半以上的預算、資源都投注在與台灣本土語言有關的理論、區域和整合三種研究取向上」。但是去年該所送立法院的預算,對於正需要重新加以積極重視,且是全國最大族群納稅人的福佬台語預算竟然疑是「零」!由於事出荒謬,以致該所預算遭到立法院凍結。

事後,該所在去年十一月提出「改進報告書」送立法院。綜觀全份約二十頁報告,涉及「改進」說明者,竟然只有二十四字:「今後數年將會以更多的關懷以及更焦集的投注研究台語」,這是中研院語言所的傲慢。

報告書第一頁後半段至第二十頁均為附件,列出所有研究人員的資料。根據這份資料,該所將全國最大族群納稅人的福佬台語與客語貶抑為所謂的「方言」(第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二、十五頁),這更是中研院語言所的偏見。

四月四日科資委員會中,李遠哲院長回答陳銀河委員質詢時,承諾要將六十%的語言所預算用於台灣本土語言,並舉辦公聽會徵求各界意見,公開討論本土語言研究與政策。這原是李院長的善意回應,中研院語言所本應把握此機會,廣泛徵求各種不同意見,透過民主機制,公開與客觀的討論,藉以真正謀求改善,回應納稅人的訴求。

令人深深惋惜的是,該所提供給立法院科資委員會的「公聽會出席建議名單」共有八位:鍾榮富、楊秀芳、戴浩一、蔡素娟、李壬癸、黃美金、曹逢甫、鄭良偉。其中建議名單排名第一的「鍾榮富」,是該所所長鄭錦全的「學生」,其次「楊秀芳」是該所前籌備主任何大安的「太太」,這豈不是「要學生檢討老師?要太太檢討先生?有何公正可言呢?」另外,「戴浩一、蔡素娟」兩位都是「中正語言所」,經查國內語言系所,尚包括台大語言所、政大語言所、輔大語言所、東華大學民族語言傳播系等,為何都不在建議名單內,為何不請台大語言所呢?為何不請政大或輔大語言所呢?據瞭解,中正語言所與中研院語言所關係匪淺。最後,李壬癸是中研院語言所第一任籌備主任。換言之,該所提供給立法院的「八位建議名單」中,就有五位是「近親護航」。這是何等的學術傲慢,根本就是逃避納稅人的監督,由此來看,中研院語言所有何資格批評立法院呢?(作者為台灣母語教育學會理事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