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黃天麟專欄》銀行登陸近了,「經統」近了

■ 黃天麟

國銀登陸近了。不管是誰當選總統,他們都說「勢在必行」。即連當政的金管會主委也指出(二月一日),三月中以前可望對外宣佈國銀參股陸銀。

開放銀行登陸是利多嗎?對民間銀行或許是吧。當天就已有二、三家財團銀行表態,要率先申請登陸,事實上它們早已談好要併購的銀行、價碼與條件,萬事俱備,只欠政府點頭。登陸後的國銀,不愁沒有客戶,僅僅台商就有接不完的生意,因為中國的台商粗估有十萬家,投入之資金早已超過三千億美元,都在殷切期盼國銀早日登陸,以解決他們(包括已債留台灣的富豪)需金孔急的問題。

國銀之登陸與美、歐、日銀行之登陸有不同的涵意,對美、日銀行言,中國畢竟是外國,中國亦不太會讓金融大餅被外國的銀行所蝕食,所以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上千個分行之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中國之與國銀就不同了,語言、文化之相通,使國銀在中國之經營有如國內之銀行,中國又是一個超大國,不怕小國(台灣)來爭食,何況中國又是千方百計想以經濟卡住台灣(即「以經促統」)的國家,讓台商銀行壯大卡住台灣財團,連帶卡住台灣政治與經濟,絕對是比「以生產基地」來卡住台灣更為有效更為直接。

在此政策思考下,可預見的是,登陸的台商財團銀行將獲北京明的、暗的加持,透過增資,充實資本,不出十年,分行數及資產規模均會超越台灣母行,財團銀行的總資產世界排名節節上升,成為全球大銀行之美夢必也成真。只是屆時酷斯拉化的國銀已是徒具國銀之名的中國銀行,說不定索性也會把總部改在中國北京或上海。

在中國飛黃騰達的國銀,對台灣言,除了一批股東外,可以說毫無實質利益。對中國台商授信之增加,必然會減少對國內企業之放款或提高授信之條件,條件較差的國內中小企業更難獲得資金,影響所及,投資減少,消費不振,百業蕭條,不出幾年,又是一場金融(呆帳)風暴,與國家經濟更加一層的沉淪。

有人認為「開放銀行參股」(透過海外子行)涉及的風險較小,僅及投資的部分。但問題絕不那麼單純,參股的目的、其可能之演變及是否又是「一張牛皮地」戲碼之重演等,政府都必須做慎重之思考,如十%之參股必然會帶來更大比例的投資問題,當參股超過一半或達到一○○%時,其產生的風險當會比直接設立分行或子行更為棘手,更難以控管。

國家風險是國銀登陸可能遭遇的一道壕溝。過多資產對中國之暴露,只要風吹草動,都會使子行陷入危機,連帶危及母行,其風暴之大,已非台灣整體國家所能負擔。

但,國銀登陸最大的風險,還是在政治。經濟泡沫所產生的風險是商業風險,但過多授信資產在專制中國之暴露,等於是將財團及台灣之經濟命脈委由北京在操控。此次總統大選「百萬台商」回國投票就已使民進黨緊張萬分,其實這只是個小狀況,將來當金融命脈被掌握在北京之時,台灣政府所能決定者已至為有限,經濟主權蕩然無存,也是「經統」接近完結之時,什麼入聯、正名、制憲,都不過是假議題罷了。

(作者黃天麟為前國策顧問)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