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堅守台灣主體意識才是主流民意的方向–樂見民進黨內本土路線獲得多數認同

國代選舉落幕後,國內政治生態丕變,各政黨內部也都捲起一片自我檢討的聲音,民進黨本週二的中常會,便上演了一場「本土意識」與「和解共生」的路線大辯論,與會中常委壓倒性認為,這次國代選舉民進黨能夠勝選,是因堅守本土路線,並強烈質疑過去陳總統所標榜的中間路線與行政院長謝長廷的和解共生理念。陳總統昨日與黨團幹部、派系領袖茶敘時也強調,將繼續堅持站穩台灣主體意識的和解路線,不會改變。

民進黨中常會在討論國代選舉檢討報告時,對於選後應繼續朝向府院推動的中間路線,或回歸本土核心路線,與會者發言盈庭,正反意見並陳,可謂是選後民進黨一次重要的黨內路線辯論。力主民進黨應堅守本土路線的中常委蔡同榮直言,「兩千年陳總統勝選靠的不是新中間路線,是因三足鼎立,投陳總統的都是支持本土路線,去年陳總統連任是因為公投,凸顯台灣對抗中國的立場;國代勝選,更是因為人民對中國熱不滿。台灣意識是陳總統、民進黨獲勝主因,必須堅持。」副總統呂秀蓮更指出,這次選舉是改革與本土雙核心價值的驗證,證明本土價值是民進黨的主流,本土立場受到人民信賴。她更強調,陳總統看選情不如理想,上電視接受專訪,「就是陳總統向台灣交心,相對於連宋向中國交心,顯然獲得認同」。但選舉熱情遞減,民進黨政府應有更高的理想性,才能喚回選民的熱情。提出和解共生理念的行政院長謝長廷則提出不同看法,強調民進黨想要擴大政治版圖,就不能固守本土路線,問政要更理性溫和,肯定現狀、務實發展,提出具體的建設與國家發展願景,才能得到中產階級的支持。

民進黨甫在任務型國代選舉中大有斬獲,得票率與席次高居第一,若是全黨此刻仍沈緬於勝選的喜悅之中,亦是人之常情,但是黨內卻立即湧現一波波的檢討浪潮,這是一個值得國人肯定的好現象。民進黨是具有自我檢討與反省能力的政黨,而其黨內多次在發展關鍵時刻進行坦率、公開的路線檢討與辯論,無疑凝聚了該黨的團結與向心力,使該黨能夠儘量避免犯下錯誤或者背離人民,而迅速茁壯;這種檢討與反省能力,顯然是民進黨能夠取得執政的最大助力。此次的路線辯論尤其重要,因為台灣自從去年底立委選舉之後,執政者囿於朝小野大的政治現實,為了在未來所剩的任期中能夠擺脫在野黨杯葛抵制的惡夢,開始嘗試走上一條朝野和解的路線。朝野和解原是一樁美事,然而,朝野的互相監督制衡,本是政黨政治常態,台灣的朝野政黨是因為陷入非理性對抗,才須要和解,而此一和解的重點,亦在議事、法案之審查層面,而非雙方的國家認同。可惜的是,執政者的和解之路,竟是企圖勉強雙方在政治歧見上找到交集,至於攸關國計民生的法案、預算的促進,反而成了口惠而實不至的政治招牌。於是,一場扁宋會打出了民親合的旗幟,執政者固然付出政治原則大倒退的代價,但在軍購特別預算、監委同意權、國大職權行使法,以及諸多重大民生法案方面,親民黨卻杯葛依舊,毫不手軟,以致一事無成,更招來民眾對執政者政治理念動搖的強烈質疑。更令人憂心的是,扁宋會之後,連宋競赴中國訪問,營造出一股中國熱,替中國的反分裂法解套,台灣主體路線與核心價值更受到嚴重衝擊,因此藉著國代選舉結果出爐,民進黨進行深刻的路線檢討,重新思索執政黨與台灣的走向,愈顯意義重大。

吾人尤其樂於見到堅守本土路線的主張,能夠在辯論中得到多數民進黨決策高層人士的認同,更欣喜陳總統澄清外界的疑慮,信守台灣主體路線。誠如蔡同榮所言,陳總統兩次的勝選,皆應歸功於台灣意識,因此民進黨今日無論進行朝野和解或兩岸和解,皆不能本末倒置,背棄了這個基本的路線。台灣意識是台灣發展的根本,只有顧好這個根本,台灣才能向上提升,而不致向下沈淪。然而,吾人肯定民進黨堅守本土路線之餘,仍必須澄清一個嚴重而錯誤的刻板印象,此即一般人常將台灣或本土路線與激進、極端的路線畫上等號,因此誤解主張台灣路線、本土路線就是走上極端,為了擴大執政基礎,便須採取中間路線。事實上,台灣主體路線與本土路線指涉的是國家認同的領域,其對立面乃是親中路線、大中國情結;它是一種價值觀,不是一種策略,因此它與激進或溫和、極端或中間的對立是沒有關係的。換言之,認同台灣主體意識,無關激進或溫和,更不是走上了極端,因此所謂堅守台灣路線與主體意識便無法吸引中間選民支持的說法,純屬積非成是的偏見。一旦釐清這個基本觀念,執政者便不會輕易掉入扁宋會之類的政治陷阱,誤以為不再強調本土路線與台灣認同,就可以鞏固與擴大執政基礎,取得長期執政的成果。

總之,台灣意識與本土路線是台灣生存發展的核心價值,亦是主流民意,任何政黨一旦背離此一路線,便注定將遭到民眾的唾棄。台灣路線符合所有台灣人民的利益,既是改革的,亦是進步的,絕非激進、反動、極端的代名詞,不能受到別有用心人士與媒體的污名化;尤其,民進黨能夠執政更須歸功於台灣主體意識的抬頭,因此民進黨堅守台灣路線,實責無旁貸。此次民進黨的路線大辯論,堅守台灣主體路線的主張獲得多數人的認同,證明執政黨在走了一段彎曲、迷離的道路之後,終於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而這亦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結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