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政治家的抉擇

新春過後,朝野陣營將全力衝總統大選,總統大位對政黨或候選人固然重要,但是聯合國公投的議題,也是攸關台灣未來的關鍵問題。公投過關,雖然對台灣外交關係的衝擊很大,但是公投不過關,更可能被國際解讀為台灣人民無意或反對加入或重返聯合國,聯合國的大門可能因此關閉,這是台灣的大災難,這是台灣全輸的結局。

當然最佳的情況是民進黨的入聯公投和國民黨的返聯公投都能安全過關,這是兩黨和台灣三贏的結果,台灣人民可以向國際展現對聯合國的願望和決心,至於重回或加入聯合國的方式和名稱可再行協商。如果返聯或入聯任何一項公投過關,雖然對政黨的利益有輸有贏,但是至少保全了台灣到聯合國的大門,台灣整體的利益也能得到保障。

從立委選舉同時舉行的兩項公投結果來看,其實公投對選舉的效應並非民進黨想的當選特效藥,也不是國民黨所想的洪水猛獸。如果任何一政黨杯葛公投,聯合國公投就會如過去公投的下場一樣悽慘,台灣可能得面對全輸的結局。

目前最佳的方案應是朝野合作鼓勵選民投兩個公投贊成票,讓公投對選舉的效應中立化,尋求全贏方案。如果仍有政黨堅持不接受對方公投案,那麼就該採「損害最小」的方案。總統提防禦公投雖然於法可行,但是與適用要件出入頗大。較佳的方式還是透過朝野協商找出可以共同接受的文字版本,在月底前由立法院提公投第三替代案,避免全輸的局面發生。

在選舉中各陣營都會有盤算,但是政客看到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政治家看到的是整體長遠的利益。聯合國公投正是測試總統候選人識見和度量的試金石。

(作者林文政,資深新聞工作者)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