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星期專論》文化使人結合 政治使人分裂

林衡哲

去年美國大選,我熱中於美國政治的女兒,全力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凱瑞,並認為他一定會贏。我告訴她別太樂觀,民調結果都預告布希會險勝。結果布希當選,我女兒非常傷心,甚至想移民加拿大,不想住在布希統治下的美國。我勸告她,美國又不是布希的,美國是屬於全體美國人的,妳應該找出民主黨失敗的原因,以便四年後東山再起。同時也勸她多到音樂廳去聽「馬勒的音樂」,把心情沉澱下來,讓永恆的音樂取代先前的政治熱。畢竟四年之後,布希的光環必然褪色,而馬勒的音樂,將會愈來愈熱,成為點燃人類心靈的希望之光。

二年前我到瑞士日內瓦參加WHA大會,那時我碰到許多瑞士人,都不知道他們的總統是誰。因為瑞士是七位部長輪流做總統,任期只有一年。總統的主要任務,是去推動每年四次人民公投的結果。反而新從以色列請來的瑞士交響樂團指揮,變成家喻戶曉的人物,因為他的照片被貼在每部公車及停車站上。

一九七九年,在維也納舉行美蘇高峰會議時,美國總統卡特與蘇聯共產頭子布里滋涅夫同時出席維也納歌劇院的演出。那時奧國指揮大師波姆(Karl Bohm)出場時,聽眾給他十五分鐘的鼓掌,卡特是三分鐘,布里滋涅夫是一分鐘。這表示在現代文明國家,是藝術家掛帥的國度,藝術家比政治家更受尊重。至於為什麼卡特比布氏多二分鐘,這大概是前者是由人民選出,後者是權力鬥爭才得權,所以這二分鐘可以說是:「Cheer to Democracy」(向民主致敬)。相反的,八○年代日本指揮大師小澤征爾率領波士頓交響樂團去中國時,鄧小平出場,中國的聽眾給他十分鐘的鼓掌,小澤征爾只有三分鐘,這表示中國是政治掛帥的國度,政治家高於一切。我們台灣人要建設現代化的文明國度,一定要學習瑞士與奧國這些文明小國,成為藝術家掛帥的國家,重視藝術家。咱們台灣需要很多為人類精神服務的傑出藝術家,但不必要政治上的偉大領袖。

當英國指揮家拉圖榮任世界一流的柏林愛樂的指揮時,他以「馬勒第五」作首演,結果全歐洲有二億人在看這場音樂會的電視轉播,這不僅表示馬勒的時代業已來臨,而德國總理的重要演講,絕不可能吸引這麼多的聽眾,顯然在德國音樂比政治更受重視。

一九九一年在蘇聯帝國崩潰前夕,戈巴契夫去欣賞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演出馬勒第五的第一樂章,他說:「馬勒的音樂滲透到他生命的本質,他整個心靈感受到極大的震撼。」誠如呂紹嘉所說,「馬勒最偉大的地方是他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時代」。

同樣的,NSO音樂總監簡文彬十五年前在維也納求學時,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去憑弔「馬勒之墓」,那時他心中的澎湃,無法以任何的狂風暴雨來形容,最後他默默發誓:「希望有一天在台灣能演出馬勒全集」。他這個夢終於在十四年之後實現,他在二○○四 - 五樂季,演出十八場「發現馬勒系列」,讓馬勒的時代終於降臨台灣。

到目前為止,NSO的「發現馬勒系列」已演出十三場,這是台灣音樂史上劃時代的歷史性演出,不僅提升台灣音樂界的水準,同時也讓我們驚訝地發現台灣已經擁有接近國際水準的交響樂團以及世界級的指揮家呂紹嘉等,我在美國聽過小澤征爾、拉圖、沙洛南指揮演出馬勒的「復活」,雖然感動,但沒有落淚,去年十一月七日聽簡文彬演出馬勒的「復活」,在樂曲快結束的高潮樂段,我情不自禁地感動得落淚,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內聽馬勒掉眼淚,接著今年三月十八日在呂紹嘉的故鄉新竹聆賞他指揮演出馬勒第九的最後一個樂章時,又一次落淚,雖然二個月前我才在美國湯瑪斯(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演出此曲時,並沒有感動落淚,而我們的NSO似乎還沒有超越舊金山交響樂團,顯然呂紹嘉的詮釋功力,業已超越美國指揮家湯瑪斯。這場音樂會,不僅讓馬勒迷的我掉下眼淚,不少第一次聽馬勒音樂的聽眾,也同樣掉下感動之淚,後來我到後台問呂紹嘉,他本身有沒有掉眼淚?他說:「指揮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我很少掉淚,但馬勒的作品,尤其是第九,經常讓我掉眼淚,今晚我確實掉了不少眼淚。」雖然簡文彬催生的「馬勒系列」,引起聽眾熱烈的回響,但整個台北城的媒體反應卻相當冷淡,不像一九一○年九月十二日馬勒在慕尼黑親自世界首演第八交響曲(千人)時,整個慕尼黑變成了馬勒城,大家都在談論馬勒的音樂,正如最近的台北都在談論自殺的倪敏然,以及到北京去做朝貢之旅的「連胡會」與「宋胡會」。希望台灣的媒體多多學習德國、瑞士、日本的媒體,經常轉播馬勒的音樂會,以提升整個社會的心靈水準,並超越困境,淨化自我,將會帶來整個社會心靈的和平。最近在誠品書店碰到我的學長 - 前衛生署長李明亮,看他心情愉快,容光煥發,我問他保持快樂的秘訣:他說最近都不看電視和報紙,都在聽馬勒愛好大自然的第三交響曲,所以才心情愉快,原來他正忙於五月十五日馬勒系列第三交響曲的樂曲解說。

台灣是一個奇怪的國度,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時,全世界都在杯葛屠殺自己智識份子的野蠻中國,只有我們台商不顧一切到中國投資,促成了今日中國的經濟奇蹟;今年三月在胡錦濤主導下的「反分裂法」通過,引起美、日、歐盟的強烈批評,但是台灣的二位反對黨主席卻仍不顧一切,到中國去跟胡錦濤握手言歡,並利用統派媒體,激起一股不該有的「中國熱」。一向痛恨中國共產黨的自由主義者傅斯年,地下有知,一定會很痛心,目前陳水扁最好的做法,是趕快把這股「中國熱」降溫,追隨當年蔣經國的三不政策,宣佈二年內絕不會與胡錦濤會晤,並在這二年內凝聚國內共識,以及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同意的兩岸和平政策,然後在取得美日二國的合作下,在卸任之前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美、日、中、台四國高峰會議,徹底地和平解決兩岸的問題,這時台灣的代表團希望有高俊明與林義雄這二位台灣人信任的台灣的良心參加。

二○○五年七月十日馬勒一生最偉大的作品千人交響曲,將在台北演出,這首曲子不僅是「人類的聲音,也是宇宙的聲音」,希望阿扁政府以及台灣的所有媒體,處理這場世紀性的演出,猶如處理連戰的北大演講,大家將會發現,「文化使人結合,政治使人分裂」,當馬勒的時代在台灣降臨時,一個和平的時代以及文化奇蹟的時代即將來臨,那時「中國熱」與「胡錦濤熱」自然而然地會在台灣消失,一個有尊嚴的和平時代,才會在台灣降臨。(作者林衡哲為小兒科醫師兼望春風出版社發行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