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讓災難應變成為一種科學

■石富元

法醫前輩石台平討論災難屍體造成瘟疫流行的文章(自由廣場,一月六日),在此擬針對泛美衛生組織的說法,提出一些說明與解釋。這篇報導,是因為中廣記者引用泛美衛生組織衛生人員的說法,而引起爭議。這種說法,是泛美衛生組織一向極力澄清的觀念,幾乎每次大災難之後,就會在網頁及正式的聲明稿中強調這觀念,這次也不例外,這倒與這位「凡艾凡」是否為衛生顧問或者只是研究生無關。

台灣九二一地震之後的隔年,台灣醫學會的春季會曾經邀請當時泛美衛生組織災難醫療的主持人Claude de Ville de Goyet到台灣演講有關災難國際衛生的議題。他一生奉獻於美洲的災難人道救援及醫療,累積數十年經驗,針對災難之後的援助及應變,有獨到的見解。他發現人們對於災難,有非常多的直覺、想法與做法,無法通過事實的驗證,而且這些作為,往往造成災區的混亂及二次災難,他加以整理,稱之為「災難的迷思」,而這篇報導中的這一點,就是其中他認為的迷思之一。當年他的演說,有針對這種說法加以詳細解釋,相關的期刊文獻相當多,刊登於公元兩千年英國醫學期刊「Lancet」上的是其中之一。

當年他的說法是這樣的:天災、戰爭、屍體與瘟疫,在歷史上時常是分不開的,所以許多的民族,把瘟疫歸因於屍體的腐敗,而有「屍毒」的說法,特別是在微生物學不發達的時代,這是各個民族普遍的想法。也因此在災難之後,對於屍體的處理,也有各種的做法,有些在現代的觀點是對的,有些則不盡然。屍體腐敗,自然會產生種種微生物及細菌,這毋庸置疑,然而大家關心災後的瘟疫,例如霍亂、傷寒、痢疾、鼠疫、黃熱病等,則不是從腐敗的屍體所產生,而是因為水源、排泄物及病媒控制不良所產生的。人生於塵土,死歸塵土,這是大自然循環的一部份,然而病菌的產生、孳長與侵入人體,是公共衛生上的一個重要議題,不能直接歸因於屍體的腐敗。災難之後,資源匱乏,百廢待舉,乾淨的飲水食物、完善的排泄物處理及病媒控制,是預防疫情最優先的工作,不能本末倒置。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說屍體任其腐敗就可以,相反的,必須以很謹慎的態度盡快去處理。屍體腐敗所導致的惡臭,不只讓生活居住品質變差,更對居民的精神及心理造成重大威脅,然而草率的火化與集體掩埋,後續產生的辨認、習俗、精神心理、法律的問題,也同樣讓災民難以承受。泛美衛生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在二○○四年出版的一系列災難應變工作手冊與指引,其中第五本就是屍體的處理,這本書近兩百頁,從技術、公共衛生、社會習俗、心理及法律層面去探討這個問題,並且有處理的建議,網路上就可以下載,對於身處多災多難台灣的專家,值得一讀。

每一項災難應變的進步,不管是流程或是技術,都是非常多人寶貴的鮮血與犧牲換來的,然而大部分的社會,在災難遠去後就全盤遺忘,下次災難之時,又是全部重來,罹難者生命所換來的教訓,彷彿只是風中塵土。泛美衛生組織八十年來的努力,讓災難的經驗與教訓加以累積,創造出了許多災難的工作指引,也讓災難應變成為一種科學。這些成就,對於我們或許有著種族及文化的隔閡,然而精神卻是應該學習的。災難的傷痛,應該被昇華,但是教訓卻是不能遺忘。

(作者石富元╱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