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弒父!

■無忌

「台灣之子」在電視上把「台灣之父」殺了。用佛洛依德的理論,這是「弒父情結」的極致發展。有趣的是,佛氏強調的「雙邊關係的獨佔性」,放在政治領域中,竟而若合符節;顯示了民進黨與台聯爭取選票到了必「殺」的階段。

我們先看看自稱「像兒子一樣尊重李登輝」的陳總統怎麼說的。他說:「父親要管兒子,也沒那麼簡單」,「不是我不給他管,是希望他說話應有分寸,稍微拿捏一下」。接下來才是重點。陳總統說,卸任總統把現任總統的威信摧毀、破壞,「一個大家選出來的總統,人格竟然受到那麼多的批評。」

確實,李登輝公開批評陳總統是實情,然而李登輝不只是「卸任總統」,也是台聯的「精神領袖」,台聯在國會有十二席的席位,這才是「卸任總統」發言的「實力」所在。所以,陳總統援引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回答:「總統只有一個,不能有兩個總統」,並不能描繪現實。

陳總統甚至用「情何以堪」的形容詞,表示他「受不了李登輝」。然而,「卸任副總統」連戰、「卸任省主席」宋楚瑜連陳水扁當選總統的「事實」都不承認,「扁宋會」好不容易贏得了宋楚瑜一聲「陳總統」,連戰到今天只稱「陳先生」,在美國壓力下勉強打電話給陳總統,只叫「水扁兄」,真說「情何以堪」,恐怕這才是。摧毀陳總統威信、人格的,有比連戰、宋楚瑜更過份嗎?

陳水扁「殺」了李登輝,最高興的莫過於藍營了;尤其《聯合報》與《中國時報》兩報在二○○○年之後,動不動就報導「扁李失和」,極盡心思「見縫插針」,卻阻不了李登輝發動九六「正名」與二二八「手護台灣」,也阻不了李登輝替陳水扁連任助選。

更且,陳水扁二○○○年完成「政黨輪替」,受困朝小野大,常常主動向前總統「請益」!有一次當面向李登輝表示,如果李繼續當黨主席一段時間,他也許會比較好做事,政局也不致如此混亂。這不是明擺著要「卸任總統」「介入」?

反諷的是,陳水扁以民進黨民調為例,指出「中國熱」、「機場事件」,並沒有使民進黨支持者湧入台聯,問題卻在於就是「泛綠內部不團結」;現在「台灣之子」親口手刃「台灣之父」,還有什麼團結可言?(作者為退休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