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灣M型社會是怎麼來的?

陳水扁總統在元旦文告中說,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無法改善的最大障礙,中國解放軍已完成對台作戰三階段任務準備,台海對岸部署的戰術導彈已達一三二八枚。他對八年來的兩岸經貿關係亦做了總結性的分析。他說:「台灣對中國投資占GDP之比由二○○○年的○.八一%增加到二○○六年的二.一五%,比同時期美國的○.○二%、日本○.一%、韓國的○.四四%高出非常多,而台灣對中國投資占整體對外投資的比重,二○○○年為三十三.九三%,至二○○五年增加到七十一.○五%,與日本的十八.九四%、韓國的四十七.三八%相比,也是過度且不成比例的偏高,台灣對中國的投資是過熱而不是不足。我們不能因為政治意識形態而倒果為因。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中國投資是導致台灣出現『M型社會』最主要的原因,繼續大量增加對中國的投資不但不會改善『M型社會』的衝擊與困境,反而會進一步助長趨勢的惡化」。

我們認為陳總統此一段話是積八年的經驗而得來的肺腑之言,他還繼續提醒我們:「中國是一個非常廣大,也是非常重要的市場,但中國絕對不是台灣唯一,甚至是最後的市場。在自由化與全球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時代,台灣必須自己站起來、強起來,才可能保持競爭的優勢,一廂情願的幻想靠中國的市場就能解決台灣產業發展的問題,不但是緣木求魚,更是與虎謀皮。」

此一立論,立刻受到親中統媒的圍攻。他們深恐過去辛辛苦苦利用「說百遍,歪理也會變成真」的媒體優勢塑造出來的「鎖國台灣」大謊言一夕會被刺破,影響「統一大業」,連日以短評、社論做系統性的污衊,以「突圍都來不及,難道還要鎖國?」「限制台商的發展最後只有逼走更多的台商」等來加以反噬。明明是越開放走的越多,明明是投資中國金額、比率均遠比其他國家高許多,還硬拗是「鎖國」、「逼走台商」,此種無聊作法完全是顛倒是非、一派胡言。

統派之反彈是可理解的,因為他們的思考一向以中國為中心,令人感傷的是,我們至今還沒有聽到一言半句來自行政官員對陳總統談話之肯定與進一步的申論,我們至今也未見民進黨的競選團體以此文告數據與論述來試圖說服民眾,反駁馬蕭陣營中國經貿政策荒唐無稽的「一中市場」。我們不得不擔憂,民進黨當今分歧又紛亂的對中國經貿政策,將使本土民眾失去信心與方向,讓馬營的「拚經濟」騙局有可乘之機。雖然他們是拚假的,是在拚中國之經濟,但說了百遍也會得到「認同」。最近「要放鬆台商投資中國限制」的比率,升高至卅七.七%高峰(十二月),認「政府應該更嚴格限制台商投資中國」的民眾比率卻降至四十四.三%的六年最低的水準(註:陸委會四月民調是五十二.二%),應是不折不扣的警訊,對本土選情至為不利。

人類之所以會進步,是因為能從過去的「嘗試與錯誤」中得到經驗與教訓。陳水扁總統當然也是從痛苦中獲得經驗與教訓,例如二○○一年經發會中的泛藍勢力與媒體的壓力應該使他領略到的治國真理─即「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中國投資,是導致台灣出現M型社會最主要原因」。後繼者豈可把陳總統八年經驗所得之諍言、嗤之以鼻我行我素?

因此,我們認為二○○一年「經發會」接納台商泛藍論述,大開放歷歷在前,結果是產業大出走,工人失業,消費萎縮,貧富差距拉大,民怨四起。我們真的還要重蹈覆轍?請爭取未來國家領導者,確切向國人表示立場。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