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認同中國太沉重

■敏洪奎

五月號「傳記文學」雜誌,刊載一篇「撫今追昔,漫嗟榮辱」長文。這是一篇今天外省族裔,特別是較年輕世代應該一讀的作品。

文中的趙仲容是國民黨重要幹部,落入敵手又不願歸順求生,被槍斃不能怪共產黨。但文中描述所謂新社會那種陰森肅殺,人人自危的氣氛,則確是入木三分,和預言小說「一九八四」所寫極權統治佈下天羅地網,壓得人人透不過氣,不知橫禍何ㄈ時降臨情景如出一轍。這是當年大量外省人逃來台灣的一大原因。

不少本省人有一種錯覺,以為來台的外省族裔,大概都是平素橫行霸道欺壓善良,或是欠下共產黨重大血債,不逃就可能沒命。實際上這些人多是無辜良民,吃香喝辣沒他們的份,留在中國絕不會個個遭到清算鬥爭。

他們選擇拋棄一切逃來台灣,也不是對國民黨有多深厚的愛,而是恐懼那種無休止的精神折磨,不知何時就被無故打成反動份子挨整的恐怖。來到台灣之後,在陌生環境摸索掙扎討生活,再苦也仍認為是祖宗有德,慶幸沒有落到人民政府手裡。

當時的陳誠先生怕難民太多把台灣擠垮,還頒行一種入境證制度,申請來台要通過審核,要有合格保證人擔保。那時誰能得到一紙入境證,真比現在拿到外國綠卡更可貴。當年還不流行吻土地,否則不少人踏上基隆碼頭,怕也會忘情跪伏下去,感謝得到這片大地的庇護。

本文呼籲讀讀傳記文學那篇文章,又扯出這些陳年往事,不要鼓吹仇恨,而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當初為什麼選擇來台灣,是誰害到大家成為流離的一代,不少人到今天仍陷於社會底層,而能保持起碼的警覺和格調,不要人家要送兩隻熊貓就骨頭發酥,不要看到兩位爺爺精湛表演,就真以為大家都是一家人天下太平了。千島湖慘案發生後,人家對我們的受難家屬是什麼嘴臉?

對岸政府如此,對岸人民對我們又是如何?多少人回原鄉探親,被血濃於水的親友乾洗到一文不名,灰頭土臉回到台灣?多少孤苦老榮民被對岸女人騙走一生血汗積蓄,心碎到神智恍惚?這是「大家都是一家人」?

大家試想一下,各位的本省親友,有沒有以這種絕情絕義陰險狠辣手法對待各位?誰才是共同走過漫長艱辛歲月的自己人,誰才是不懷好意必須提防的外人?今天如果有人一提到大陸同胞就心花朵朵開,甚至掉過頭仇視真正的自己人,是不是頭腦出了問題?

本省人民和外省族裔共同生活五十多年,沒有做出對不起外省人的事,即使談不上恩義,至少也沒有仇。為什麼機場的所謂黑衣人,見到貌似本省人的就打,連年齡足以當他們祖父的老人都不放過?

黑衣人不過是知識有限的青少年。他們的狂暴作為,會不會是受到什麼人挑撥煽惑?如果確是如此,則這種人又是出於何種心態和動機?是不是當初他們的家人選擇留在中國,讓他們從小到大,好好領略各種公審整肅,以及後來的大饑荒、人民公社的滋味,心態反而會平衡一些?

所以,傳記文學那篇作品,確實值得外省朋友細讀深思一番。一些始終不相信國民黨反共宣傳的本省朋友,也不妨買一本看看。如此一來,那些被媒體、政客哄到暈頭轉向認知扭曲的善良國人,才或能擺脫種種魔音符咒控制而恢復神智清明。(作者著有一個「小市民的心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