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我是混血兒

■ 楊詠淯

政治力一旦介入媒體,單一化與資訊壟斷的寡頭鐵律現象便可以預知,這樣的情形出現在台灣公廣集團下的原住民電視台。

馬英九日前在新店中正國宅發表原住民政見,對於發聲管道有限的原住民來說,官員「下鄉」是他們陳情與爭取生存環境的機會,馬與原民的交流全程被影片記錄下來,原民台隨後也在新聞雜誌中以專題報導呈現,若是有耐心把節目看到最後,馬總統候選人的一席話「你來到我們的城市,就是我們的人…我把你當人看…來到這個地方,就要照地方的遊戲規則來玩…」,與族人在曲終人散時大聲疾呼 「強制拆遷…你支持強制拆遷嗎…」,其餘音繞樑不絕,兩者立場鮮明的對比,觀者無不憤慨扼腕;然而在引爆議題效果後,原民台的對該報導的線上連結已不復見。

公廣集團的成立本是未排除政治與商業力量的不當干預,依照不同的社會和文化需求來達到公共服務的實踐,在這樣的前提下,原住民電視的角色定位應著重於「社會參與機會」、「文化傳遞」與「平等近用」的功能,藉此促進社會各族群的互相了解尊重,並提供部落表達意見與價值觀的公共領域,這是原民台當初成立的初衷,也是台灣唯一針對原住民所經營的大眾媒體,族人對此寄予的厚望便不在話下。

筆者是台灣移民社會中,最典型的集閩南、廣東與原住民(賽夏族)於一身的「混血兒」,對於族群認同自然採開放多元的觀點,更不同意以先來後到「這個地方」來劃分優勢地位,而地方行政的劃分本是漢人移民的結果,如今竟以反客為主的意識形態自居,原住民的訴求也往往在漢人主導的政權下無疾而終。

政治環境如此,媒體更因扮演第四權(the fourth estate)的角色來行監督政府與服務民眾的責任,藉由媒介的近用讓民眾共同協尋解決之道,形塑出公共討論的氛圍。而網路空間中的公共媒體更因當仁不讓,發揮web2.0雙向互動的功能,實踐言論自由的終極價值,而非再度淪為政黨官員的打手,辜負了部落公民的期待。

(作者為世新大學新聞系學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