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看不起國片?

■ 王麗莎

今年金馬獎的評審結果顯然有向中國和香港做人情的傾向。

幾個陸續上映的國片,不管有沒有拿到輔導金來拍攝的,幾乎都被金馬獎的評審忽略掉:

-鴻鴻的「穿牆人」勘景很特別。他找到台灣南部的七股鹽場來拍攝本片近乎超現實的場景,宛如外太空未來世界。影像上的創意值得肯定。

-「等待飛魚」作者岳清清的新劇本拍攝完成的「奇妙的旅程」,講的是由黑人陳建州飾演的父親在意料之外發現自己竟然有個小孩的故事。劇情的發想非常地通俗娛樂性。好萊塢片「超級盃奶爸」(Game Plan)在同樣的時空發想出類似的故事結構。

-在威尼斯影展得獎的「最遙遠的距離」獲得老外的賞識,卻得不到台灣自己評審的青睞。

-已經演完一段時間的「練習曲」,開啟了台灣上班族騎鐵馬環島的風潮。「有些事情現在不去做,就永遠不會做了」,想到這句話,很多人就毅然決然上路去。

以上都是最好的例子。這些代表台灣島內生生不息的電影力量,在台灣連續辦了幾十年的金馬獎沒有權利忽視它們。(作者為台大進修推廣部教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