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對不起,我不是婦產科醫師?

■ 謝卿宏

九十二年SARS襲台後,衛生署認為醫學生畢業後直接實施專科醫師的訓練方式,並無美、英、日等國臨床教育的「一般醫學訓練」。為讓醫學系畢業生獲得獨立行醫的能力,以因應新疾病的挑戰,達成以人為本的「全人醫療」暨以病人為中心的專科醫師訓練目標,於九十五年度開始實施一年期畢業後(PGY1)一般醫學訓練,規定所有的住院醫師在第一年必須有六個月的專科全人醫療訓練、各一個月的社區醫學基本課程和一般醫學基礎訓練、一個月的社區相關選修(從婦產、兒、精神、急診和社區醫療實務等自由選一科),和三個月為一期的專科(內、外、兒科三擇一)相關選修。

這種只偏重泛內科課程的所謂「全人醫療」訓練,是否會導致醫療生態的另一次浩劫,令人擔憂。根據婦產科醫學會的統計,九十五年度有一千三百位第一年住院醫師接受「全人醫療」訓練,卻僅有四十七人因社區相關選修到婦產科訓練一個月。而九十六年度迄今也只有四十五位醫師因PGY1訓練到婦產科,真不知這種不成比例的課程是否能夠達成「全人醫療」訓練的目標?

對這種會影響醫療生態,甚至威脅醫療水準的政策,我們早已感到憂心,個人與學會前理事長台大楊友仕教授,每次代表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出席「醫策會」或「專科醫師制度暨繼續教育諮詢委員會」的會議時,都力陳應將婦產科列入專科相關選修,更分別於九十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與九十五年十二月六日行文「醫策會」,要求把婦產科列入「三個月為一期的專科相關選修課程」。但是,衛生署除於九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函覆表示學會的建議將留供政策制訂參考外,兩年來對此議題卻都沒有任何討論。

PGY制度擬訂時,宋瑞樓院士邀內外婦兒和家醫科的理事長到國家衛生研究院會商,個人代表婦產科參加,會中,內科王德宏教授力主內科訓練的重要性,並說:「如果旅客在飛機上昏迷,醫師難道可以說,對不起!我不是內科醫師,我不知怎麼救人。」個人當場發言:「難道遇到孕婦臨盆,我們就能說,我不是婦產科醫師,不會接生。」當時,大家對此都無異議。

全國有一半以上的人口要由婦產科醫師照顧,當婦產科醫學會想讓年輕醫師知道婦產科的好時,請醫政主管機關不要蓄意忽視婦產科,以免危害婦女健康的照護!

(作者為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