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等了三十年的結局

三十幾年前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布袋戲大師黃俊雄的經典名劇「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最近演出了「正邪大和解」的完結篇,正義的化身史艷文饒了萬惡罪魁藏鏡人,兩人化敵為友,共同為朝廷效力。

「雲州大儒俠」當年播出的盛況,現在的年輕人很難想像。「雲州大儒俠」每天上演的時段,全台民眾爭睹,瘋狂沈迷,工人無心工作,學生無心上課,社會幾乎陷入「停機」狀態。

劇中人物角色突出,愛憎分明,劇情高潮迭起,對白或是下里巴人使用的流利俚語,或是上層社會典雅優美的用語,文白兼具,靈活穿插,乃是當時人學習語言的好教材。此劇風行的程度,到了學生在作文時,竟有以史艷文為民族英雄,似乎台灣終於出現一個與「蔣總統」等量齊觀的大人物。

當然,雲州大儒俠風靡的原因,也拜其獨特的時空環境之賜。譬如當時電視只有三台無線台,其他休閒娛樂很少,民眾的選擇不多,好的節目容易掀起全國的熱潮。不過,雲劇的成功,主要仍是本身因素所致。

然而,在當年戒嚴統治下,雲劇愈成功,愈能影響台灣底層民心,就愈注定它必然遭到政治打壓的命運。在外來政權統治者的心目中,台語是低俗、不入流的,一部台語布袋戲能夠如此流行,豈不影響天朝威信?於是,史艷文武功再高強,也鬥不過獨裁者,只能在三十年後才寫下此劇的圓滿結局。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