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從EPS十傑談經濟

■ 張敬賢

可能多數投資人不敢相信或不知道,今年上市、櫃公司每股稅後盈餘(EPS)超過十元的預期有三十家之多,這應是台灣證券史上空前紀錄。

EPS十元代表一家公司一年可賺一個股本,是獲利能力的驚人表現。這些高獲利公司中,雖以電子股為主,但非集中在高毛利的IC設計股,如太陽能的益通、茂迪,相機鏡頭的大立、亞光,安控系統的陞泰、奇偶,LCD相關零組件的迎輝、華宏、威力盟、新日興等,可說是台灣科技產業在各領域都能遍地開花,處處結果。

再看台灣對中國之投資,除部份禁止類項目之外,對中國投資原則上以淨值的百分之四十為限,以二○○七年前三季上市、櫃公司獲利前十傑共二十家公司為例,其中僅有新麗企業、應華精密及鈊象電子超過百分之十五,其餘均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尤其IC設計、太陽能業者,沒有一家超過百分之十,股王宏達電也只有百分之五,可見獲利的提升,與是否有中國投資沒有絕對關係。

早期台灣科技產業發展把很多資源放在個人電腦相關領域,因此公司基本核心能力是大量生產、降低成本、採購議購能力及配合知名電腦品牌的全球運籌等。但歷經過度競爭、產業外移中國之後,台灣就業市場正好可以空出一些人力資源,朝向設計及其他附加價值更高的領域發展,造就這八年來台灣企業非但沒有空洞化,獲利能力及獲利數字年年成長,也漸漸擺脫替人代工、世界工廠的角色。

我覺得台灣不需要擔憂,有些企業出去了,才會空出機會給其他公司。但在生產事業外移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短暫性失業員工,此時政府的角色就特別重要,輔導這些人提升專業能力的訓練,產業轉型才能成功,而不是一味的排斥產業外移。

較不幸的是,反對黨利用這轉型過程中一些失業員工的不安心理,煽動社會氣氛;而有些人受到煽動之後,找到了發洩的出口,也把自己的不如意全數怪罪在政治上,免除自己也應提升專業能力的責任。佔國會多數的反對黨本可扮演更好角色,可惜的是為了政治利益而製造更多社會問題。

筆者今天所引用,全是公開資訊觀測站的數據,數字告訴我們,台灣許多優良企業已經是世界級的公司了,中國只是台商國際化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據點而已,台灣的前途自己創造,放眼全世界,仍是希望無窮。

(作者為退休教師,業餘投資人)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