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女人學乖了!

■ 張慧如

閱讀十二月二日李秉穎副教授撰寫之「從B肝看子宮頸癌疫苗」,不禁讓人想起從荷爾蒙療法(HRT)來看子宮頸癌疫苗(HPV疫苗),因為荷爾蒙療法跟此疫苗所遇到的情形比較類似:醫界推崇、婦女團體質疑。

HRT一開始出現時,由於醫師們相信此療法對女性健康有益,認為可以預防更年期婦女時常發生的骨質疏鬆、冠狀動脈心臟病等,因此強力推薦;而二十多年來,社會各界對於HRT也是深信無疑。直到一九九一年,由於美國婦女團體提出質疑並進行遊說,美國政府於是開始進行了全國婦女健康研究。

二○○二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結果果然證實,長期服用雌激素與黃體素荷爾蒙的婦女,罹患乳癌的機率明顯高於一般同齡層婦女。隨後更陸續有研究進一步指出:荷爾蒙療法風險大於好處,它不但會增加乳癌風險、使乳癌惡化、更會影響乳房攝影的準確度,此外,還會增加卵巢癌、失憶症、老人痴呆症的風險,且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記憶力或生活品質更是毫無幫助。

我們相信大多數的醫師都是立意良善,只是當醫界深信了二十多年的HRT一夕之間被推翻,加上這幾年來美國不斷傳出新藥下架事件,FDA核准新藥的信用早就被質疑,在這種種的負面經驗之下,女人學乖了,女人要知道我服用的藥品、我接種的疫苗,長期下來安不安全?

在台灣,醫界對於子宮頸疫苗是沒有任何反對聲浪的,然而這也是醫療體系內與體系外一般婦女不同的標準。子宮頸疫苗上市一年來三千多個不良反應通報,以及八起尚未證實的死亡案例,可能在「統計上」並無任何意義,但對於要被施打的女人而言,讓我們非常緊張;可能此疫苗五年的研究在「科學上」已經足夠,但對於要被施打的女人,卻不足以讓我們安心。

子宮頸癌由細胞病變演變成侵入性癌症,通常需要經過約十年至數十年的時間,而這期間,除了定期抹片檢查可早期發現、治療之外,性行為時戴保險套可降低七成感染HPV的機率,與疫苗效果相當,況且施打疫苗之後,也必須定期做抹片。

對於如何「立即拯救未來將受害的婦女」,婦女團體思考到的不止是子宮頸癌,我們想到的還有愛滋的預防以及青少女意外懷孕的問題。施打了子宮頸疫苗的女性,性行為習慣會不會有所改變?會不會更不使用保險套?會不會更忽略抹片篩檢?這些社會影響的研究目前是沒有的,而在瞭解之前便貿然要求全面接種,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