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走出西進論美麗謊言的迷障

明年總統選戰出現一個奇特的現象,位於統獨政治光譜兩個極端的綠藍陣營候選人提出的兩岸經貿政策竟然具有極高的同質性,均以開放政策為主軸,一邊高唱「直航」、「開放中國觀光客」,一邊則承諾「放寬台商投資上限」、「大赦非法台商」,並宣稱政府再這麼管制下去,「台灣將一無所有」,顯然都把開放當成萬靈丹,似乎只要隨時喊一喊,就能開創台灣經濟第二春。

謝馬兩人兩岸經貿政策方向一致,所不同者僅在開放的幅度與速度。但回顧台商西進史,便可發現不管任何階段,只要出現力主台商與產業西進的主張,當時提出的論證都充滿了一樣的樂觀氛圍。但後來加以一一檢視,卻發現這些樂觀的言論,完全禁不起事實的檢驗。如今謝馬的兩岸主張,看似為台灣帶來希望與遠景,然則一旦付諸實施,結局恐怕也是一場災難。

台灣的兩岸經貿政策一直建立在兩項錯誤的認知與前提上。其一,認為台灣對中國是處於鎖國狀態,這是力主開放台商西進的最有力的論證。再者,台灣產業西進,可利用當地低廉工資、土地,降低成本,讓留在台灣的這一塊專注於技術提升與研發創新,推廣行銷與品牌,追求高附加價值,成為以研發、行銷為核心業務的營運中心。這兩項認知的荒謬錯誤顯而易見,但更可笑的是,在野者這些年來竟以此作批判利器,攻得在朝者左閃右躲,幾乎難以招架,而在朝者雖高喊「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卻受制此二項魔咒,因而打著管理旗幟,實則執行西進的政策。

其實,台灣不僅未對中國鎖國,在一九八○年代起即大舉投資中國,累計至今絕對金額估計達二、三千億美元,而投資中國之金額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在二○○五年即達一.七四%,遠遠超過南韓的○.六五%、日本的○.一四%、德國的○.○五%、美國的○.○二%,居全球主要國家的首位。如果像統派媒體所稱,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另一個引擎,與中國市場連結,是經濟發展的保證,則台灣以投資金額之多、比重之大,今日經濟必如生龍活虎,豈會出現統媒所指控的困境?

其次,台灣產業西進的各個階段,倡議者每每編織一套美好的說詞,令人以為產業西進不會導致空洞化,反而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脫胎換骨的關鍵。產業的運作有其慣性與惰性,台灣產業以代工起家,在面臨嚴苛的競爭下,若是沒有其他出路,或許還能在創新研發行銷上努力走出一條路,一旦有了中國廉價勞工當簡便的替代品,安於現狀便可生存下來,試問還有多少企業家有開創新境的決心與魄力?果然,紡織業過去了,台灣只見該行業的嚴重萎縮,卻看不到多少自我設計品牌的誕生,爭取更大的國際市場。台灣曾是手工具機出口王國,西進派主張讓手工具的老舊機台外移中國,生產傳統產品,台灣則以精密機械生產高級品,但隨著手工具產業大舉西進,中國反在二○○三年取代台灣,成為全球最大手工具生產國。近年來高科技的西進,也都持有相同的理由,但群聚效應迅速在中國形成,產業鏈一旦被突破其中一個環節,最後上中下游都不得不一起外移中國,導致相關產業被連根拔起。這種現象在資訊科技業屢見不鮮。

總之,台灣是個自然資源匱乏的國家,只有打拚才能生存,無法靠上天的恩賜吃飯,因此唯有企業一家家在台灣扎根發展,台灣經濟才有希望。其實,不管藍綠,只要還想要在台灣生存發展,都會希望台灣的日子過得愈來愈好,回顧一次又一次政壇的西進論,卻都發現只是美麗的謊言。不負責任的政客編織一些美麗的夢,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但後果卻由全民來承擔。我們期待的是,務實而負責任的政治人物,能真正探討台灣經濟的癥結,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雖然過程不免於遇到阻力或選民的質疑,但大政治家必須對自己的理念與政策有所承擔,不能隨西進的流行口號而首鼠兩端,置全民幸福與國家安全於不顧。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