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文言文的狼來了?

■鄭天恩

今年「五四」,為了保存「文言文」與「國語」,中山大學教授余光中先生等成立的「搶救國文教育聯盟」發表宣言,高聲疾呼「搶救國文」,反對新版高中國文教材對「文言文」比例的大幅削減,及將「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改為選修。對於一個曾將「鄉土文學」比喻成「狼來了」的人而言,會發表這樣的議論並不足為奇;然而,即使不論個人立場,余教授用以捍衛「文言文」的論點,仍然是很有疑義的。

余教授主張,學生應當多讀文言文,因為文言文是「數千年沉澱累積下來的結晶,正是中國文學美的象徵」,而白話文興起至今未及百年,為什麼要多讀白話文而少讀文言文?

以文學史的角度來看,余教授的論點其實犯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那就是他忽略了他所謂的「文言文」,在寫作的時代其實都是以當時的「白話」寫成的!人,無法脫離時代而獨活,作家也是一樣。因此,每一個時代的作家,必然要在他們那個時代的文化脈絡下寫作,所以,所謂的「文言」經典,其實在作家寫作的當下都是「白話文」。

比如說,白居易寫詩,務求「老嫗能解」;連唐朝鄉下的老媽媽都能夠理解的文句,這不就是「白話文」嗎?又如孔老夫子拜訪老朋友原壤,看他沒出息的蹲著,當場開口罵出「老而不死是為賊」,這難道不是春秋時代的「白話」嗎?司馬遷《史記》在寫漢高祖劉邦的時候,是用「優雅的古文」,還是西元前兩世紀淮北流氓的口語比較能表現出他的個性?答案顯而易見。

唯有與自身所處的社會環境相結合,文學才能打動人心。一旦脫離了現實,那麼文學亦將失去其根本,最後終將枯萎凋零。在教學上面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能與學生的心靈產生共鳴,那麼就算再怎樣強調「古文的優美」,還是引不起青年學子關心的。

因此,我認為,在白話文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一部份的情況下,教育部強化白話文教育的做法是正確的;至於那些欠缺歷史和文學視野的「搶救文言」主張,就讓它隨風飄散吧!(作者為文史工作者、台大史研所碩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評論網】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編輯精選

載入中